吾宗孙子多好学,争持卷轴求余诗。
嗟余膏馥有几许,况复老懒惟其时。
子年弱冠气方锐,立志要与青云期。
冀马生驹汗血器,越女堕地琼瑶姿。
固知美质故应尔,所贵论道隆师资。
牧之涉世晚自误,冬至作诗镌阿宜。
初阳萌动慎培养,万木一本含春滋。
不详
元代史学家、文学家。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
苕溪道人溪上居,一生只惯观打鱼。
吴儿打鱼当耕织,意匠别出丝纶馀。
纬葭縳竹直水口,承以密罟防其逋。
卒然一掣势莫御,紫鳞跃出金芙蕖。
蓬窗草户色色具,茶瓶酒碗寻常俱。
船头青山立突兀,船后绿树摇扶疏。
人间名利不可污,烟水为席天为庐。
西塞山前晚风急,醉踏船舷浪花入。
渔翁心事道人知,日暮来看倚筇立。
回头却捉秋兔毫,写入生绡半犹湿。
令人展卷心茫然,辛苦微官悔何及。
吴淞江上鲈鱼肥,秋风落叶满渔矶。
何不买舟径东归,何不买舟径东归。
北风如弦雪如箭,来射长途旅人面。
黑云匝道天为愁,四望群峰白于练。
萧条聚落才百家,日暮青烟起山县。
荒林丛苇少人行,断雁残鸦有时见。
忆昨年少轻远游,曾跨骅骝走畿甸。
只今潦倒困微官,马上低徊发哀怨。
丈夫事业未易论,但怪流光速飞电。
便须大饮敌清寒,未用悲吟叹羁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