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山秋望

平楚净寒烟,高丘望渺然。

日斜虹带雨,野阔水浮天。

绝塞南来雁,长河北去船。

荒台题仲父,芜没几千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山寺之上的壮丽景色与深沉的历史感。首联“平楚净寒烟,高丘望渺然”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冷而辽远的画面:平旷的原野上,寒烟轻绕,远处的山丘在视野中显得格外遥远,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日斜虹带雨,野阔水浮天”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夕阳西下,彩虹横跨在雨后的天空,与广阔的田野和远处浮动的水面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丽图景。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后半部分“绝塞南来雁,长河北去船”则将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空间,通过南飞的大雁和北行的船只,表达了对远方和迁徙的思考,同时也暗含着对历史变迁和人世沧桑的感慨。大雁南飞是自然界的规律,而船只北行则可能象征着某种目的或命运的指引,两者都蕴含着深邃的哲理。

最后,“荒台题仲父,芜没几千年”以一个具体的场景收尾,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联系起来。荒废的台基上,或许曾经有过某位重要人物的题名,如今却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只留下几千年后的诗人凭吊。这一句既是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个人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寺山秋望》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山亭

雨晴多物态,秋敞坐山亭。

旧竹泠泠翠,新萝裔裔青。

荷锄分药径,散帙闭柴扃。

挂树双言鸟,繁辞尽日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南溪秋汎

野馆无停辙,秋塘有系舟。

怯同俗客饮,且唤老妻游。

蝶欲疑红树,鸥应笑白头。

渔人休借问,此是鹿门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小坐

小坐霜天夕,空庭竹树深。

城笳凝暮霭,楼月敛秋阴。

渐老消尘虑,长贫现道心。

摩婆旧如意,懒击唾壶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东园即事

蓬门长日闭,俛仰自为欢。

酹酒邀花饮,分鱼唤鹤餐。

閒看秋水淡,老觉世涂宽。

不是无萧索,人间事更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