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旧国诗

萧条金阙远,怅望羁心愁。

旧邸成三径,故园馀一丘。

庭引田家客,池泛野人舟。

日斜山气冷,风近树声秋。

弱年陪宴喜,方兹更献酬。

修竹惭词赋,丛桂且淹留。

自忝无员职,空贻不调羞。

武骑非吾好,还思江汉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旧地时的感慨与思绪。首联“萧条金阙远,怅望羁心愁”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寂、失落的氛围,诗人远离繁华的皇宫,内心充满了对羁旅生活的愁绪。颔联“旧邸成三径,故园馀一丘”则通过描写旧居的荒凉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颈联“庭引田家客,池泛野人舟”转而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虽然环境已不如从前,但诗人依然能够找到一丝慰藉,与田间农夫交谈,乘着小舟在池塘中泛舟,寻求心灵的宁静。尾联“日斜山气冷,风近树声秋”以自然景色收束,夕阳西下,山色清冷,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感慨。

最后,“弱年陪宴喜,方兹更献酬。修竹惭词赋,丛桂且淹留。自忝无员职,空贻不调羞。武骑非吾好,还思江汉游。”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欢乐宴饮,如今却只能在此地献酒酬酢,面对修竹丛桂,虽有才华却无法施展,内心充满羞愧。自谦没有官职,只能徒增不被重用的羞愧。他并不喜欢武将的生活,更向往自由自在的江汉之游,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渴望改变的复杂心理。

收录诗词(9)

孙万寿(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遐年。生年不详,约卒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前后七年中,年五十二岁。祖宝,魏散骑常侍。父灵晖,齐国子博士。仁寿初,征拜豫章王长史,大业元年(605)转为齐王文学。当时诸王官属多被夷灭,万寿不自安,因谢病免。久之,授大理司直,卒于官,时年五十二。万寿著有文集十卷,已散佚,今存诗九首

  • 籍贯:隋信都武强(今河北武强西南)
  • 生卒年:?~608

相关古诗词

庭前枯树诗

当时金谷里,昔日平陵东。

布叶俱承露,开花共待风。

摇落一如此,容华遂不同。

庭前生意尽,井上蠹心空。

匠者无劳顾,拥肿难为功。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相逢狭路间

天衢号九经,冠盖恒纵横。

忽逢怀刺客,相寻欲逐名。

我住河阳浦,开门望帝城。

金台远犹出,玉观夜恒明。

筵羞太官膳,酒酿步兵营。

悬床接高十,隔帐授诸生。

流水琴前韵,飞尘歌后轻。

大子难为弟,中子难为兄。

小子轻财利,实见陶朱情。

龙轩照人转,骥马嘘天明。入门俱有说,至道胜金ぷ。

出门会亲友,天官奏德星。

大妇训端木,中妇训刘灵。

小妇南山下,击缶和秦筝。

群宾莫有戏,灯来告绝缨。

形式: 古风

从驾巡游诗

大夏尧遗俗,汾河汉豫游。

今随龙驾往,还属雁飞秋。

天行肃辇路,日驭翼华辀。

朝乘六气辩,夕动七星旒。

谷静禽多思,风高松易秋。

远林才有色,遥水漫无流。

京华佳丽所,目极与云浮。

但睹凌霄观,讵见望仙楼。

锁门皆秀发,鸳池尽学优。

待君草封禅,东山观射牛。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从驾还京诗

至仁文教远,惟圣武功宣。

太师观六义,诸侯问百年。

玄览时乘隙,训旅次山川。

镇象屯休气,华盖翼飞烟。

鼓奏千人响,旗动七星连。

峻岭戈回日,高峰马煦天。

姑射神游罢,萧关猎骑旋。

更待东山上,看君巡狩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