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三归台》,作者是明代诗人刘璟。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命运的深沉感慨。首句“一自西郊叹黍离”暗指西周灭亡,诗人以黍离之悲,寓言国家衰败。次句“下堂交质事尤非”描述了政治上的权谋与妥协,暗示时局动荡不安。
第三句“射钩既释当时忿”引用春秋时期管仲射钩释怨的故事,表达对宽容与和解的推崇,希望领袖能以宽广胸怀化解纷争。第四句“定霸应为万世师”则期望未来的领导者能够成为安定天下的楷模。
接下来,“海宇未驯周典则”指出天下尚未完全遵循周朝的礼制,隐含对社会秩序的忧虑。“江黄又见楚旌旗”借江黄之地再现楚国旗帜,象征着地方势力的崛起,可能预示着分裂的隐患。
最后两句“可怜匡世经纶手,宁是偷安脉祸机”表达了诗人对有才德者未能施展抱负的惋惜,以及对潜在危机的警告,认为那些看似平静的背后隐藏着不安分的因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揭示了明朝时期的政治矛盾和社会动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