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石渡头,舟横野水。汾阳浪里,棹发孤烟。

云月无私,溪山岂异。一言合辙,千里同风。

八千弟子今何在,万里山河属帝家。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境展开,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超脱的意境。"韶石渡头,舟横野水",开篇即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渡头之上,舟船静静地横卧于广阔的水面,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静谧与空间的辽阔。

"汾阳浪里,棹发孤烟",进一步将画面推向动态,汾阳之浪中,船桨轻轻划动,激起的烟雾在空中缓缓升起,形成了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和谐之美。孤烟不仅象征着孤独与自由,也寓意着心灵的释放与追求。

"云月无私,溪山岂异",诗人在此表达了宇宙万物之间并无分别,云月的光辉普照一切,溪山的美景对所有人开放,强调了自然界的普遍性和包容性。

"一言合辙,千里同风",这一句则揭示了语言与思想的统一性,无论言语如何表达,其背后所蕴含的真理和情感可以跨越千里的距离,触动人心,如同风行于大地,无远弗届。

最后两句"八千弟子今何在,万里山河属帝家",将话题转向历史与现实,提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八千弟子"可能暗指佛教中的众多修行者,如今他们又在何处?"万里山河属帝家"则表达了对国家与权力的反思,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大地与江山始终是属于人民的,而非仅仅归属于某个帝王或权力中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以及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由、平等和真理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1)

释慧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

须知烦恼处,悟得即菩提。

形式: 偈颂 押[齐]韵

过去已过去,未来且莫算。

正当现在事,今朝正月半。

明月正团圆,打鼓普请看。

形式: 偈颂 押[翰]韵

冷似秋潭月,无心合太虚。

山高流水急,何处驻游鱼。

形式: 偈颂 押[鱼]韵

节目分明,生来条直。

冰雪敲开片片分,白云点破承伊力。

形式: 偈颂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