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即事》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宇宙真理的深刻感悟。
首联“寒林叶尽见巢乌,独坐閒吟自引须”,描绘了一幅冬日荒凉之景:寒风中,树林的叶子已经凋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一只乌鸦栖息在树枝上。诗人独自坐着,悠闲地吟诵着诗句,甚至不自觉地用手捋着胡须。这一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自我反省。
颔联“万劫总如萍聚散,一身几见树荣枯”,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诗人将人生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无论经历多少次轮回(万劫),最终都如同浮萍一样聚散无常。同时,他以树木的荣枯来比喻个人生命的起落,强调了生命过程中的不可预测性和脆弱性。
颈联“昨日明日算不尽,先天后天易本无”,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宇宙规律的思考。诗人认为,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无法完全计算或掌控,时间的流转是自然界的本质规律,不存在所谓的先天或后天之分。这反映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探索和对时间本质的深刻理解。
尾联“事有难言长隐几,何人曾识我非吾”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困惑。面对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和生活中的种种难题,诗人选择沉默,因为他担心自己的真实想法会被误解。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芸芸众生中,又有谁真正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并非真正的自我呢?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复杂性的洞察。
综上所述,《即事》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生命、时间、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