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其三)船上美人

水滑春融,见笙歌过处,一点娇红。

惊传木兰身上,擎出芙蓉。

嫣然半面,甚波光、摇荡帘栊。

惟属取,知情晚炤,穿窗常近芳容。

自喜凌波未动,趁牙樯宛转,已渡桥东。

应怜冶游醉客,踏破芳茸。

彩云渐远,望归帆、怨极西风。

都道是、甄妃出浴,不知此赋谁工。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鉴赏

这首明代末期清朝初年的词作《汉宫春·其三·船上美人》描绘了一幅春水泛舟、笙歌悠扬的水上美景。"水滑春融"四字,生动地展现了春天河水流淌,温暖融化的景象,为整个画面奠定了轻盈而温馨的基调。

"见笙歌过处,一点娇红",通过笙歌和一抹鲜艳的红色,暗示了船上的女子身着华丽,容貌出众。"惊传木兰身上,擎出芙蓉",以木兰代指女子的勇美,芙蓉比喻她的清雅,形象地刻画了她的美丽与气质。

"嫣然半面,甚波光、摇荡帘栊",进一步描绘女子的微笑如花,她的眼神和笑容如同波光在帘栊间摇曳,引人遐想。"惟属取,知情晚炤,穿窗常近芳容",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倾慕,希望夜晚的月光照进窗户,常常照见她的容颜。

接下来,诗人借"自喜凌波未动,趁牙樯宛转,已渡桥东",描述自己乘船跟随美人,欣赏沿途风景,流露出愉悦之情。"应怜冶游醉客,踏破芳茸",则暗示了其他游玩者对美人的追逐,可能破坏了周围的宁静。

最后,"彩云渐远,望归帆、怨极西风",以彩云和西风象征女子离去,诗人内心充满遗憾和思念。"都道是、甄妃出浴,不知此赋谁工",借用甄妃出浴的典故,赞美女子的清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写出这样佳作的自谦。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水上美人的形象,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体现了徐石麒的词作风格。

收录诗词(97)

徐石麒(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汉宫春(其四)枕上美人

迟日函窗,是谁将白玉,斜倚珊瑚。

多应踏青倦也,醉软流苏。

胭霞黛月,尽教人、拟尽名姝。

但拟到,含情盼处,悭人两点明珠。

此际芳魂有梦,纵不迷楚岫,应在蓬壶。

贪他海棠未醒,莫倩人扶。

清泉香烬,怕衾寒、轻覆罗襦。

空自有,鸳鸯绣谱,却教半冷红麸。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木兰花慢(其一)月下美人

惯娇怜软惜,常欲自,拟嫦娥。

向云母窗前,琉璃阶下,小步轻那。

徘徊几回顾影,更喁喁、私语意如何。

恋此清光不寐,孤帏想也情多。乘槎隐隐隔明河。

奈树影婆娑。看脸晕霞时,眼横波际,好景偏讹。

欲凭广寒高处,问霓裳、一曲待谁歌。

今夜炤人两地,炤人还炤心么。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二)帘下美人

问湘妃何事,提掇尽,古今情。

把绿玉千条,红珠万颗,织作愁城。

无端障风掩月,向青闺、终日锁娉婷。

最是玲珑色笑,耐人影响推评。琅?疑听玉钩声。

幸一见分明。想得意看花,留心放燕,纤手曾擎。

东风只须半晌,漫安排、银蒜押双?。

扫却满街明月,放他一点灯青。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三)花下美人

是天公分付,教紫翠,伴芳姿。

每采馥临风,怡寒吸露,引步迟迟。

殷然探梅消息,傍雨檐、拣遍两三枝。

赚得金蜂玉蝶,联翩追趁多时。可怜芳径独寻诗。

岂料有人知。但繁绿侵眉,斜红绕脸,望里参差。

遣莺问他心事,到春风、闹处怎生支。

拾取梦魂归去,飞红散作相思。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