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主家门第尽,僧寺树林荒。
色相真成幻,豪华未可常。
法轮回现灭,劫火变炎凉。
却笑浮生众,犹因佛老忙。
这首诗描绘了金城古寺的荒凉景象与深邃的哲理思考。首句“主家门第尽,僧寺树林荒”以对比手法,将繁华与衰败并置,暗示了世事无常,富贵易逝的主题。接着,“色相真成幻,豪华未可常”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指出世间一切美好皆如梦幻泡影,难以持久。接下来的“法轮回现灭,劫火变炎凉”则引入佛教的生死轮回和劫难的概念,强调生命的无常和宇宙的变迁。最后,“却笑浮生众,犹因佛老忙”表达了对世人追求短暂幸福的讽刺,以及对佛教智慧的推崇,认为在面对生命无常时,应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寺的荒凉与深沉的哲思,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宇宙、宗教的深刻洞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佛教思想的接纳与理解。
不详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东风吹野草,春意忽依依。
烧迹绿初满,樵痕青尚微。
雨肥惊发遍,霜重较添稀。
为尔增惆怅,飞香欲上衣。
夜玉笼金淡,春罗撷带柔。
湘皋留佩别,洛浦弄珠游。
地美姿容净,林孤气韵优。
无因坐芳艳,聊尔伴吾幽。
一从分别后,梦想镇悠悠。
路远知难见,书来看转愁。
归舟烟月冷,故宅菊花秋。
物色将离思,年年江水流。
积素晚逾白,飞流寒更清。
阳和通地泽,云液晃空明。
不断平林色,遥闻落涧声。
最堪清夜永,吟待月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