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八月一日闻雁

苦无高阁送晴晖,翰翰阶前柿叶稀。

我有慈亲在京国,怜渠一一向南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济南八月一日时,听到大雁南飞的声音,内心涌起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首句“苦无高阁送晴晖”表达了诗人面对晴朗天气却无法登高远望的遗憾,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接着,“翰翰阶前柿叶稀”通过描述阶前柿叶的稀疏,营造出一种秋意渐浓的氛围,同时也映射出诗人思绪的飘零。

“我有慈亲在京国,怜渠一一向南飞”这两句是全诗情感的核心,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家中慈爱双亲的深深挂念。他想象着大雁南飞的情景,仿佛自己也化身为一只大雁,向南飞去,只为能与亲人团聚。这种借物抒情的手法,使得诗人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而深刻,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亲情之重和思乡之情的强烈。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个人情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亲情的珍视以及对远方家人的深切思念。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个人情感的变化,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象又抽象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与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山中清隐图

王屋山前云气多,濯濯水流幽涧阿。

青松白石有如此,岁久不归生薜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题徽宗御制小景

梦觉凉生水殿秋,起拈毫素写沧洲。

西风底故无情思,吹得黄芦也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书绵蕝图后(其一)

鼎沸才清席未温,肯将礼乐奏君门。

后来牵合虚文者,未必无疑到叔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书绵蕝图后(其二)

扶植纲维明大节,折冲俎豆去繁芜。

今人健羡麒麟书,曾及当时斫柱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