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

历井扪参跬步行,直排阊阖叫云扃。

着身高处不知险,回首看时方始惊。

世界三千藏粒粟,江湖万里付浮萍。

何须更跨扬州鹤,稳御仙軿朝帝京。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我一步步走过井和参星之间,直接向天门高呼,呼唤云中的门户。
站在高处不觉危险,回头一看才感到惊异。
世间万物犹如三千粒谷物般微小,人生道路漫长如万里江湖,如同浮萍无定。
何必还要骑跨扬州的仙鹤,稳稳驾驭仙车前往京都朝圣。

注释

历井扪参:经过井宿和参星,形容行程遥远。
阊阖:天门,皇宫的代称。
云扃:云中的门户,比喻天宫。
高处:极高的地方,比喻地位或境界。
回首:回头看。
惊:惊讶,震惊。
江湖万里:象征人生的广阔和无常。
浮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扬州鹤:传说中的仙鹤,象征超凡脱俗。
仙軿:仙人的车驾,这里指超凡的交通工具。
帝京:京都,皇帝的所在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高山石楼的奇幻经历。"历井扪参跬步行",形象地写出诗人一步步艰难而坚定地攀爬,仿佛触摸到了星辰般的井宿和参宿。"直排阊阖叫云扃",表现出诗人豪情壮志,直接推开天门,呼唤云霄之门打开。

"着身高处不知险,回首看时方始惊",在高处俯瞰,诗人初时并未感到危险,但一旦回头回顾来路,才惊觉其险峻。这表达了人生的哲理,只有经历过才能真正理解其不易。

"世界三千藏粒粟,江湖万里付浮萍",运用夸张和比喻,将广阔的世界比作装满谷物的仓库,而自己的人生则如江湖中漂泊的浮萍,暗示命运无常,人生短暂。

最后两句"何须更跨扬州鹤,稳御仙軿朝帝京",诗人表示无需再借助神话中的仙鹤,自己稳坐仙车,从容地向京都进发,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仙道的意态。

整体来看,这首《石楼》通过登山的意象,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起伏与追求,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胸怀和对仙境的向往。

收录诗词(7)

赵汝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唐僧逢汉宝,山洞得天名。

形式: 押[庚]韵

凌霄花为复上人作

袅袅枯藤淡绛葩,夤缘直上照残霞。

老僧不作依栖想,将谓青松自有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宿罗溪山

鹫岭东游霁景微,碧桃花外一莺飞。

樵夫不斫垂潭树,知有僧人挂搭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东山堂

谢守登临地,今为博士居。

由来好山水,常得近诗书。

洞与衡岳接,泉分玉井馀。

年年为吟事,春草不教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