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轩辕台

洞庭之水浮天地,中有君山若螺髻。

山上谁崇百尺台,黄云紫雾常徘徊。

相传昔日轩辕子,铸鼎烧丹此遗址。

丹成白日升苍穹,黎民独抱乌号弓。

千年事往今何在,吊古临风增感慨。

呜呼真伪谁得知,日暮平芜鸟乱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畔的轩辕台,以丰富的想象和历史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首句“洞庭之水浮天地”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之中,随后点出“君山若螺髻”,形象地描绘了君山的形状,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

接着,“山上谁崇百尺台”一句引出了轩辕台的出现,暗示着这里曾有人类活动的痕迹。黄云紫雾的描写,不仅渲染了轩辕台周围的神秘气氛,也象征着历史的深邃与不可知性。传说中的轩辕子铸鼎烧丹,这一段历史故事为轩辕台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丹成白日升苍穹”描述了传说中丹药炼成后,轩辕子乘着白日飞升的情景,既展现了古代人们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也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然而,“黎民独抱乌号弓”则通过对比,表达了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与历史英雄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

“千年事往今何在”一句,诗人感叹历史的变迁,物是人非,昔日的辉煌已成过往云烟。面对“吊古临风”的情景,诗人内心充满了感慨,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

最后,“呜呼真伪谁得知”一句,表达了对历史真相的探寻之难,以及对世间真假难辨的感慨。而“日暮平芜鸟乱飞”则以自然景象收尾,既是对一天结束的描绘,也是对诗人思绪飘散、情感复杂状态的隐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现实的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7)

吴允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行

宿雨晨初霁,春云午未收。

浦烟笼过鸟,沙涨起眠鸥。

隐隐鱼舠远,依依岛树幽。

行人正前棹,江水自东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衡山道中

渐入衡阳境,溪山画不如。

长桥危度马,仄径怕妨舆。

岸转清流合,秋回古木疏。

行行时问俗,花鸟傍輶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幽居遣怀用王象川韵

藏身何必武陵溪,心远人间路自迷。

容膝不妨茅屋小,爱云聊放竹垣低。

书成药谱还亲校,钓罢鱼筐祇自提。

一醉杜门閒蜡屐,任教风雨溅春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与区白斋梁毅所江虚谷何古林游东山寺次联句韵

西郭潮生晓放舟,江风萧飒满帘秋。

岸傍短竹青如染,云外奇峰翠欲流。

赏兴正逢新月上,吟踪应为野花留。

乾坤已付游人乐,莫把閒盟负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