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淡月依桥,平湖冱水,夜潮寒送归人。

别酒无多,莫教翻污罗裙。

愁来始觉眉尖窄,悔当时、错梦梨云。

掩炉熏、袖底残香,都化秋痕。

扁舟尚有东风约,认摘梅小径,吹絮前村。

一尺江波,年年误却桃根。

春心待共花争发,怕花开、更易伤春。

怯黄昏,不到斜阳,先闭重门。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是清代词人蒋春霖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夜图景。开篇“淡月依桥,平湖冱水,夜潮寒送归人”,以月光、湖水和潮汐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离别之情。接下来,“别酒无多,莫教翻污罗裙”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对方的关心,希望对方衣裙不受污染。

“愁来始觉眉尖窄,悔当时、错梦梨云”通过描绘主人公的愁容和悔意,揭示了内心的矛盾与失落,将过去的美好回忆与现实的遗憾形成对比。“掩炉熏、袖底残香,都化秋痕”则进一步深化了秋意,残香消散,留下的是深深的哀愁。

下片转而写到春天的约定,“扁舟尚有东风约,认摘梅小径,吹絮前村”,然而这些美好的期待似乎并未带来预期的欢愉,反而让词人更加担忧春天的到来会带来更多的伤感。“春心待共花争发,怕花开、更易伤春”表达了词人对花开引发的敏感情绪,害怕睹物思人,加深了心中的愁苦。

结尾“怯黄昏,不到斜阳,先闭重门”,词人选择避开黄昏时分,提前闭门,以此来逃避更深的愁绪,显示出其深深的情感压抑和自我保护。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逃避。

收录诗词(260)

蒋春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

  • 字:鹿潭
  • 籍贯:江苏江阴
  • 生卒年:1818~1868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

琐窗朱户。夜定人初去。满院商声无觅处。

梧叶堆中虫语。微寒乍掩屏纱。西风孤怯灯花。

不是悲秋泪少,如今住惯天涯。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三姝媚.送别黄子湘

相思堤上柳。唤渔童樵青,繫船沽酒。

水鹤飞来,背乱山无语,共君招手。

莫上层楼,春已在、斜阳时候。

雁碛沙寒,潮落潮生,暮帆催又。尘海吟身惊瘦。

剩卅载才名,对花消受。

尚著宫衣,听夜窗弦索,泪殷双袖。

眼底沧桑,休更叠、哀蝉凄奏。

怕问王孙芳草,淮阴渡口。

形式: 词牌: 三姝媚

角招

暮寒际。谁家尚遣扁舟。去看烟水。橹枝沙外倚。

忘却那回,花下游事。山灵倦矣。渐露出、双峰憔悴。

十里寒香何在,剩千万树梅魂,伴铜仙铅泪。还喜。

梵王殿址。松梢塔影,陈迹残僧指。四阑仍画里。

戍角声声,当年无此。霜枫满地。更懒问、归人归未。

月上西风又起。怕潮落、石桥湾,愁难洗。

形式: 词牌: 角招

琐窗寒.岁聿云暮,舟行苦寒,拥衾酌酒,感吟成调

枯桕团鸦,荒芦聚鸭,淡阴催暝。

云垂贴水,波暗更无星影。

涌平沙、寒潮夜生,布帆一霎江风劲。

正嘹空断雁,趁船斜去,酒边愁听。重省。欢游境。

记借舫移花,试泉分茗。西洲再过,可奈鸥乡人醒。

掩霜篷、残灯自挑,半床翠被支峭冷。

任秋窗、梦绕疏蘋,隔浦寻烟艇。

形式: 词牌: 琐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