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九十三)

四十年同参,廿馀年相别。

不唱菩萨蛮,何暇说佛法。

蓦劄相逢十二峰,我患生盲你患聋。

是圣是凡都莫问,且分苔石憩松风。

形式: 偈颂

翻译

我们共同修行四十年,二十多年后才再次相见。
不再唱起《菩萨蛮》,哪有闲暇谈论佛法。
突然在十二峰相遇,我眼睛看不见你耳朵听不清。
不论你是圣人还是凡人,都无需询问,暂且在青苔石头上歇息,享受松风的吹拂。

注释

四十年:四十年的共同修行。
廿馀年:二十多年的分别时间。
菩萨蛮:唐代词牌名,此处可能指代日常的交流话题。
佛法:佛教教义。
蓦劄:突然、意外。
十二峰:可能是地名或象征性的山峰。
患:患有。
盲:视力障碍。
聋:听力障碍。
是圣是凡:指对方的身份,圣人或凡人。
莫问:不必询问。
苔石:长满青苔的石头。
憩:休息。
松风:松树间的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两位老友多年后意外重逢的情景。"四十年同参"和"廿馀年相别"描绘了两人长久的共同修行岁月和分离时光。"不唱菩萨蛮,何暇说佛法"暗示了他们平日专注于佛法修炼,而非世俗的娱乐或交流。

"蓦劄相逢十二峰"中的"蓦劄"形容突然、意外,他们在风景如画的十二峰相遇,但彼此的境遇却令人感慨:"我患生盲你患聋",一人失明,一人失聪,象征着生活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公。然而,诗人并未深究他们的身份是圣是凡,而是提出"是圣是凡都莫问",强调在这一刻,世俗的分别和身份都不重要。

最后,他们选择"且分苔石憩松风",在自然之中找到宁静,享受片刻的休息和禅意,体现了佛教中随缘而安、放下执着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寓含哲理,富有禅意,展现了僧人的生活智慧和对人生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九十二)

杨岐栗棘蓬,赵州殿里底。

一句当机裂万差,尽大地人扶不起。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九十一)

久雨新晴,物情显焕。蝶弄海棠阴,莺啼杨柳岸。

声色纯真,不得一半。

堪笑灵云活眼睛,却被桃花换。哑,瞎汉瞎汉。

形式: 偈颂 押[翰]韵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九十)

今朝二月十五,黄面瞿昙灭度。

诸方挝鼓声冤,尽是闲言长语。

一点涅槃心,无人知落处。山花泪滴如红雨。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八十八)

兆应丰年,单明一色。玉作楼台,银连巷陌。

新晴人喜贺元正,不识春山头并白。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