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朱竹

根如赭虬髯,叶如丹凤尾。

有时截作钓鳌竿,珊瑚乱拂桃花水。

有时掷杖化为龙,白日青天赤鳞起。

能将红雾变苍烟,产在朱明几洞天。

须臾绛节生彤管,只向松间滴露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奇特的朱竹,其根部如虬龙般蜿蜒,叶片则似凤凰之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以“钓鳌竿”、“珊瑚”、“桃花水”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朱竹的形态之美和环境之雅。接着,诗人想象朱竹能够变化为龙,于白日青天中腾空而起,其生命力之强,令人赞叹。最后,通过“绛节”、“彤管”、“松间滴露研”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朱竹的神秘与高洁,仿佛它不仅是一株植物,更蕴含着某种超凡脱俗的力量。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具自然美又充满神话色彩的朱竹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向往。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伯孺兄弟水明楼春宵听雨歌

我家有斋名绿玉,斋前种得千竿竹。

君家亦有水明楼,半亩方塘山影流。

君频访我鳌山麓,我每寻君溪水曲。

与君来往十年馀,到此楼中几回宿。

今春买棹来相寻,峡江风起波涛深。

楼中宾主黯相对,四山阴翳生淫霖。

檐前坐听声声雨,聊把琴书供笑语。

烛尽犹然兴未阑,诗成自觉心相许。

潇潇风雨莫深愁,百尺楼中且暂留。

凭君貌出巴山夜,一幅丹青当卧游。

形式: 古风

霞林樵隐为梁逸人赋

山中一道明霞起,照得林峦色俱紫。

初疑晴彩结为帷,还讶馀光散成绮。

林间彷佛见高标,白日青天挂绛绡。

梁君霞外神仙客,时向山中称隐樵。

斧柯来往壶公谷,伐得晴霞成几束。

晓起常依洞里行,夜深祇傍岩边宿。

担头挑得赤城归,却似桃花片片飞。

斫来自足山家业,服处真成隐者衣。

殷红满目看如绚,朝暮阴晴千万变。

此物由来高可餐,愿向深林求一片。

形式: 古风

美人买铁马歌和幼孺

瑶宫仙子遗环佩,百结流苏向空坠。

半天乱逐片云飞,无数琅玕一时碎。

赵璧隋珠半已残,重将彩线串团圞。

良工持向街头卖,临风忽听声珊珊。

珊珊送入妖娇耳,玉笋提携心暗喜。

探得青蚨出锦囊,买来挂在雕檐底。

一阵微风一阵声,美人含笑闻琮琤。

飘扬祇益春心动,凄切翻令午梦惊。

铜壶夜静催银箭,留得檀郎宿深院。

却爱邻姬睡乍酣,玎珰莫向空中战。

形式: 古风

题陈伯孺效漫士山水小景

龙门待诏高廷礼,兴到挥毫写山水。

黯淡峰峦朦?云,一生学得南宫体。

三绝声名重昔时,画成题咏墨淋漓。

总缘人品压流辈,以兹并重无声诗。

流传岁久虫鱼蚀,半尺冰绡难论值。

龙门去后墨池乾,画史谁能继其迹。

陈子湾溪我辈人,应疑待诏是前身。

一时词翰推双美,点染云山更有神。

满目烟霞浓复淡,复岭重冈连断岸。

偏于米老得风神,难与龙门辨真赝。

岁月惊看忽十年,灯前隐隐生云烟。

诗成戏笔题其上,留作人间宝墨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