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客住

最凄楚。

是小楼,者般孤另,者般萧瑟,又是者般风雨。

一时愁绪如织,穿入海角,天涯情一缕。

平生知己,算今年今夜,几人孤处。谁共语。

铁马含风,瓦灯摇影。作弄秋声,那不消魂如许。

太息轻裘公子,绿鬓仙郎,去留难自主。

者般时候,想有人、从此者般怀汝。

形式: 词牌: 留客住

鉴赏

这首《留客住》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凄美。诗中描绘了小楼在风雨中的孤寂景象,以及主人公内心的愁绪与孤独感。

首句“最凄楚”直接点明了情感基调,随后通过“小楼”、“孤另”、“萧瑟”、“风雨”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冷清、孤寂的画面。接着,“一时愁绪如织,穿入海角,天涯情一缕”,将个人的愁绪放大至无边无际,仿佛连绵不绝的思绪穿透了时空,直达遥远的海角天涯,表现了情感的深邃与广阔。

“平生知己,算今年今夜,几人孤处”一句,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在特定时刻独自面对孤独的无奈。接下来,“谁共语。铁马含风,瓦灯摇影。作弄秋声,那不消魂如许。”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内心的哀愁,铁马在风中摇曳,瓦灯在影中摇晃,秋声作响,这一切都让人心神俱疲,难以自持。

最后,“太息轻裘公子,绿鬓仙郎,去留难自主。者般时候,想有人、从此者般怀汝。”诗人感叹那些风流倜傥的男子,即使他们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也难以摆脱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普遍人性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孤独、愁绪、友情、自由等主题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添字渔家傲二首(其一)

门前百顷鱼虾国。老屋三间,收取风潭色。

小作栖迟非隐客。谁抛得,五湖一片扬州白。

笑听渔歌纱帽侧。雨笠烟蓑,不是闲标格。

赤壁襟怀风月笛。劳筋息,傍人漫认天随宅。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添字渔家傲二首(其二)

画船萧鼓江南路。冉冉凉烟,恰引乘鸾雾。

璧月琼枝聊玉树。归来去,宛央一对随鸥鹭。

桑柘阴阴帘影护。画里人家,可便完婚娶。

写向轻绡题好句。云水暮,花源那许渔郎误。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烛影摇红

池馆凉生,晚风吹月黄昏乍。

谁抛小镜贴鸥波,肩影罗衫亚。两朵珊瑚笔架。

对沉吟、玉纤齐下。双声叠韵,鸾凤和鸣,倩他描画。

越国江山,潞河烟景都无价。

莲花庄子且安居,过了今年夏。明岁曲江宴罢。

彩豪簪、钗梁同挂。天街归后,御烛光摇。细君欢迓。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双双燕

忽然萦绕,似飞絮沾泥,落花依草。

凭肩握手,著处粉围香袅。

又浴向清华沼,学睡醒宛央偎靠。

恁般匿笑回身,背面教郎看饱。

谁遣,离情相搅,要镜里藏春,雪中留爪。

丹青现影,长贮春云容貌。

十七年来何处,怕也似徐娘已老。

赚将词客痴魂,展卷一齐销了。

形式: 词牌: 双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