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次嶰筠韵三首(其二)

漫道星桥彻夕行,汉津波浪恐难平。

银潢只见填乌鹊,壮士何年得洗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的《七夕次嶰筠韵三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七夕(又称乞巧节)为背景,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期盼。

"漫道星桥彻夕行",诗人开篇描绘了七夕之夜,牛郎织女相会于银河的情景,"星桥"即指鹊桥,然而诗人却说这漫长的相会之路似乎并未能带来永久的安宁,暗示现实中的战事如同天河未渡,波浪滔滔。

"汉津波浪恐难平","汉津"可能指的是汉水或长江,诗人将战事比喻为汹涌的波浪,强调战争的动荡不安,表达出对局势难以平静的担忧。

"银潢只见填乌鹊","银潢"指银河,"填乌鹊"引用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寓意民间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同时也暗指现实中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仿佛银河都被乌鹊填满,战争消耗巨大。

"壮士何年得洗兵",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壮士"指英勇的战士,"洗兵"意为结束战争,恢复和平。诗人期盼何时才能让这些英勇的将士从战争的硝烟中解脱出来,实现真正的和平。

整首诗通过七夕的神话传说,寓言式地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31)

林则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又字少穆、石麟,、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 字:元抚
  • 籍贯:晚号俟村老
  • 生卒年: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

相关古诗词

七夕次嶰筠韵三首(其三)

针楼高处傍天墀,七孔穿成巧不移。

但恐机丝虚夜月,昆明秋冷汉家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沈栗仲同年宰酃县以弦歌化之邑能鼓雅琴者四十余人其治可想以诗赠之

一夫弦歌千室鸣,古有单父东武城。

三代以还无此声,此声能使王侯贞。

间暇无事修太平,化我鸱枭哺所生。

云秋之水北入深,上有神父秉《周礼》。

攫深醳愉万事理,偶欲登高临渌水。

诸生十百希厥旨,路人咸诧问所以,指丝桐曰命之矣。

茆厂夜月弹流泉,杼声书声相纠缠。

稍涉北鄙便自愧,何况洙泗龂龂焉。

邦君凭轩赓古篇,邦人和之如众仙。

趣拜炎陵求练弦,剪其青牛剉双角。

夔襄荐技斑倕镌,神农大笑投赭鞭,此调不传数千年。

恨君不识袁孝尼,恨我不识元鲁山。

《于蔿于》曲已遍诵,《广陵》妙散胡可悭。

不成章我亦不作,但欲博我高堂欢。

进观君艺何斑斓,能诗书画奕剑丸。

所可测者器数间,不可测者海波澜。

廿年同举今甫面,冰雪同清铁同鍊。

愔愔琴德美可眷,君山岂受宣平荐。

五技都穷卧花县,何当密友罗曲宴,三叠胎仙舞深院。

座中那有钟子期,祇有鼾齁侧冠弁。

形式: 古风

西平道中

刺促成何事,差池不可齐。

功名上蔡犬,岁月汝南鸡。

种种怜秋发,纷纷悯夏畦。

谁欤佩霜剑,淬砺向棠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戊子八月十四夜偕祁春浦中允昆明湖踏月

秋生玉宇琼楼夜,月在长杨五柞间。

黑处树阴明处水,红皆台影碧皆山。

几年官酎侵铜斗,一日春雷响兽镮。

似此萧间仍富艳,何劳清梦恋江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