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泉斋先生归省二首(其二)

烛痕长照泪痕乾,恳疏云归系母安。

万古纲常元有孝,几人风节肯无官。

野云斜度吴江白,山雨初深燕曲寒。

须备庙堂前席问,流民蚤入画中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的《送泉斋先生归省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孝道的颂扬,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首句“烛痕长照泪痕乾”,以烛光映照泪痕干涸的形象,描绘出离别时的伤感与不舍。接着,“恳疏云归系母安”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家后能照顾母亲平安的殷切希望,体现了深厚的亲情和孝道观念。

“万古纲常元有孝,几人风节肯无官”两句,既是对孝道传统的肯定,也暗含对社会上某些人忽视道德操守的批评,强调了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野云斜度吴江白,山雨初深燕曲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烘托出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须备庙堂前席问,流民蚤入画中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省后的期待,希望他能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并将这些故事融入画中,传递给更多人,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292)

夏良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子重侍巽斋先生南还(其一)

天涯有子侍翁归,深夜焚香草疏时。

赖有元良新孝理,不妨离别恼相知。

江光夜舫南山梦,木榻秋斋北雁期。

桑落酒杯团骨肉,莫教人说报君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子重侍巽斋先生南还(其二)

陌上垂杨枝上风,依依似管别儿翁。

恨无鸣雨回行马,愁见流云催去鸿。

垒遍万郊须问幕,江深五月可瞻枫。

到家便说陈情事,奏草行行是教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爱日堂

婆娑椿树碍曦光,移向庐陵孝子堂。

白发侵寻蝇黍字,青山八十主宾觞。

祝词须到看桃实,益算从教与线长。

安得老人问消息,铭心未肯说存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邓驿宰之新会

异乡难作故乡离,握手临岐更赋诗。

归到江头方酒熟,行过岭表是瓜期。

青屏野色随人有,白鹭官资未尔羁。

见说崖山沈辇迹,陆公遗事寄相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