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其一)

风尘老矣,问前身何处,龙门百尺。

漫说明堂清庙器,一例萍踪浪迹。

破锦韬真,流泉秘响,光气长腾掷。

红尘泛泛,谁能禁此怜惜。

难得六诏词人,三吴仙吏,气吐长空碧。

要补情天千古恨,那觅娲皇剩石。

碧海秋高,银河浪静,唤醒痴龙魄。

绿阴且住,素心相与晨夕。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百字令·其一》是清代词人黄钧宰的作品,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历经风尘的老者,对过去身份的追溯和感慨。"龙门百尺"象征着过去的显赫地位,而"明堂清庙器"则暗示了曾经的才华和期望。词人自嘲为"萍踪浪迹",表达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破锦韬真,流泉秘响"运用了比喻,将内心的真实情感比作破旧的锦缎中隐藏的真理,又如泉水深处的秘音,透露出词人的深藏不露和内心世界。"光气长腾掷"则形象地展现了词人不甘平庸,追求精神自由的志向。

"红尘泛泛,谁能禁此怜惜"表达了词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我价值的渴望被理解。接下来,词人提到自己像古代的才子和仙吏,意气风发,想要弥补情感世界的遗憾,寻找创造天地的女娲遗石,显示出其宏大的理想和对理想的执着。

"碧海秋高,银河浪静"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词人试图唤醒内心深处的痴龙魂魄,寓意着自我觉醒和追求超越。最后,词人希望在绿荫下与素心相伴,过着清晨到夜晚的简单生活,体现出他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76)

黄钧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百字令(其二)闱中题壁

漏声几下,看月轮如洗,雨丝初歇。

万里山河同照影,总是一般清彻。

歌舞楼台,萧条庭院,恩怨相生灭。

是谁分与,一家一个明月。

便道碧落因缘,红尘福分,尔我相殊绝。

曾记当时身受处,也是一般清彻。

短梦烟销,华年水逝,争又悲欢别。

是谁换却,一时一个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百字令(其三)秋云,赠吟秋诸君不作南行者

闲心一片,到而今才醒,巫山旧梦。

放眼长空皆幻影,怕说为霖作用。

出岫无心,归山有志,不借春风送。

孤踪自往,太虚任汝豪纵。

从此个里心期,相随惟有,老梅苍烟共。

只恐山河秋意尽,冷到人间严洞。

影薄于罗,身轻似絮,合傍寒宵冻。

天孙相伴,锦裳从此珍重。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百字令(其四)秋风赠叶守戎锦舫

浮生可笑,似萍踪絮影,无端去住。

两地绵绵吹不断,剩有一丝情绪。

木叶惊寒,河梁惜别,有意无言处。

萧萧飒飒,一齐向我奔赴。

料是千古英雄,生前抑郁,浩气含馀怒。

激荡柔情成壮志,要使才人早遇。

千里蓬瀛,一帆云水,此意休孤负。

从兹破浪,马当定有神功。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百字令(其五)秋月,赠瑶雪

清光如此,问天涯今夜,离人几个。

珍重良宵迟不寐,借说添香夜课。

玉宇高寒,银河寂寞,旧曲商量和。

明宵有梦,只应各自孤作。

只道万叠云山,眼光穿透,遥见人清坐。

便欲将身同化蝶,和暖和香而卧。

画舫烟迷,琼楼浪隔,孤影风摇破。

月明如昨,天香何处吹过。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