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宪挽辞帖赞

公为中司,排击元祐故臣,而犹拳拳于伊洛之门人。

岂奏疏陈事或为世资而诎,而作诗怀友固不害于私情之伸耶。

于虖,是私情也,而实出于公言。

此吾之所以重叹,而列之于斯文也。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赵清宪的挽辞帖赞,主要赞扬了赵清宪在担任重要官职时,尽管对元祐旧臣采取了行动,但对伊洛学派的弟子仍持有深厚的情感。诗中指出,赵清宪在奏疏中陈述事情可能为后世留下借鉴,而在怀念朋友的诗歌中表达私人情感并不妨碍公正的立场。诗人感叹赵清宪的私情其实源于对公共事务的真诚关切,这种品德值得重视,并被记录在文学作品中。整体上,这首诗是对一个兼具公心与深情的官员的高尚人格的赞美。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赵清献勤洁帖赞

为御史而称其铁面,宜笔力之健。

尹成都而琴鹤以行,宜字体之清。

书法何出,心即其物,可以比魏公之笏。

形式:

赵德麟召还诗帖赞

昔东晋王茂弘诸人,登新亭,望长淮,自谓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

至今想之,犹郁乎其有馀哀。

矧预瑶牒,登玉阶,而寄宗国之怀者耶。

王业偏安于海濒,故都久弃于蒿莱。

主议者方贪天之功,而肆其雄猜。

朝士沉空,不复向来。

率兆乎滔天之谗,而迄乎和议之开。

此有志者所以叹于嗟之麟,而思当道之豺也。

呜呼,钟簴百年,边尘尚霾。悠悠苍天,彼何人哉。

形式:

郗恢授衣帖赞

郗姓三传而至恢,晋代七革而为唐。

书以世而能,摹以久而彰。

予将因高平之奕叶,而撷千古之遗芳。

于戏道徽,尚其不亡,兹其足以侈摹帖之藏。

形式: 押[阳]韵

唐世有刺郡江表者时宰嘱以新淦出笔令制以寄刺史始至召佳手一老父应命百日而得二管驰贡相府一见已讶其迟且鲜试之乃绝不堪大怒曰数千里乃寄两管恶笔来刺史闻之惧欲寘老父于罪老父诉曰使君毋草草我所制乃欧褚所用丐先示以相君翰墨容再制苟不称甘鼎镬遂示之慨然曰如此只消使君三十钱笔不日献五十管暨再使至长安相一试大喜复书令优赐匠者夜窗偶试毗陵张颢笔戏为之赋

世间未必无皋夔,九疑虞舜不可追。

武皇锐意开绝漠,推锋乃亦有卫霍。

嗟哉格物本一理,顾人所用何如耳。

笔工在昔本市佣,束毫传筦求售同。

谁云进技不进道,意匠辄与欧褚通。

虔州刺史募佳笔,双筦何堪须百日。

星驰一骑到长安,试手凤池随弃掷。

老奴恂慄丞相嗔,能用此笔能几人。

愿窥翰墨减工制,必使挥毫誇入神。

斗杓春回开电笑,橐籥果符人所料。

中山聚族傥未殚,束帛那容及年少。

是知人才用舍别识惟一心,皋夔卫霍无古今。

妍媸能否俱在上所使,此笔区区正其比。

我生识字仅一丁,眼前所见徒毗陵。

未知当年新淦果何若,正恐钟卫二王无合作。

君不见此老一去知几年,当时鉴裁无复传。

纷纷鸡毛抱筒卖,恰费书佣三十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