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春寒》,作者是清代诗人曹玘。诗中描绘了清晨醒来后的情景,以"一枕华胥鸟唤醒"开篇,形象地写出鸟鸣声将诗人从梦境中唤醒,与松树的韵律相映成趣,营造出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接下来,诗人起身吟咏文赋,特别是梅花赋,显示出他对梅花的喜爱和对文学创作的雅兴;闲暇时则书写茶经和山海经,体现出他的博学和闲适生活。
"霜雪向头争此白",诗人以霜雪之白象征自己的高洁,表达对纯洁品格的坚守;"乾坤留眼望谁青",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世间青翠生机的期盼,希望看到万物复苏的春天景象。最后两句"天心未必私丘壑,不放东风过草亭",诗人借"天心"暗示自然法则,认为春天的到来并非只为个人偏爱,而是宇宙间的公正,连东风也不愿错过草亭的温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丰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寒时节的独到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