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泛舟三潭同厉樊榭孝廉作

云移高峰峰不定,湖波过雨光逾净。

佳人彷佛洗铅华,隔纱微窥晚妆靓。

一枝柔橹苍茫外,绿蓑青笠元真态。

不遇南屏孙太初,枯禅瘦鹤谁同载。

轻船准拟泊三潭,鸥鹭为群我最堪。

听罢晚钟烟际宿,荷花深处梦江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湖景的清新宁静,高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湖面波光粼粼,犹如佳人卸去铅华后的素颜。诗人乘舟泛游,远处一叶扁舟,渔夫身着绿蓑青笠,仿佛道家仙人之姿,增添了神秘与淡泊的气息。他们未能遇见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孙太初那样能共享枯禅与瘦鹤的生活。诗人期待在轻舟上停泊于三潭,与鸥鹭为伴,享受这份宁静,听着晚钟,夜宿烟波,心中怀揣着对江南荷花深处梦境的向往。整体上,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闲适的湖上生活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53)

沈德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 号:归愚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673~1769

相关古诗词

题姚荃汀侍御八分册后

汉唐八分分二体,汉尚古拙唐端严。

面目变换神理合,夏濩何必殊韵咸。

后人追模猎形似,漫与石刻争豪纤。

小夫专长画界域,如以越镈嘲燕函。

先生镕陶汉唐格,义娥星宿能包含。

洪都石经丈人行,太山封禅相骖驔。

箕张昂萃象纬列,剑抽戟向寒铓铦。

体格上下溯程邈,诗句夷憺书陶潜。

巡行三辅抑豪横,欲使黎庶归和諴。

行行且止避马,公独挥翰垂彤幨。

威名霜清笔遒折,吏治文苑公能兼。

我生嗜古逞笔力,延熹苦县心所忺。

披阅此册退三舍,驽马那许追惊帆。

当今惜无好事者,谁为赵崡与郭髯。

骊珠缄还好什袭,应有光焰腾东南。

形式: 古风

赠吴琳岩孝廉即送归吴兴兼简家䑳翁太史

我昔曾游道场山,云迷未款名贤关。

今年临安得会合,转恨十载迟追欢。

先生老境兴跌踢,后辈应推丈人行。

经年矻矻事编纂,提要钩玄戒冗长。

咕嗫素鄙临汝侯,龌龊还嗤灶下养。

恶言不入缘耳聋,问事瞪目神常聪。

外人狎侮时取闹,何异蝘蜓嘲神龙。

我虽兄事实师事,藉君金鎞开瞽蒙。

长篇许作万人敌,五字散出偏师攻。

酸咸殊俗二老合,如蒿倚松駏得蛩。

长堤看花并移棹,高峰瞰海同扶筇。

朝来分张故山去,冰鳞差差阴气冱。

断鸿西望下寒云,遥指霅溪溪畔路。

吾家康乐久悬车,焚却银鱼学钓鱼。

白蘋之洲傥相遇,道我新修种树书。

形式: 古风

舟行鲁齐境不得望岳作歌

婚嫁劳我生,年来已粗毕。

而何五岳游,虚愿未傥一。

今年西笑之神京,愿上太山绝顶凌峥嵘。

第一峰头驻双足,放眼万里窥蓬瀛。

扁舟迢迢越淮甸,顺流忽过钟吾县。

泗水亭荒忆汉业,峄山碑废怀秦篆。

杜陵南池纪文藻,太白酒楼缅觞宴。

鱼陶蒙艾指点中,岱宗隔断青难见。

同舟吴季子,恂士。示我太山图。

苍苍十八盘,上有神人居。

楼观缥缈间,云气乍有无。

七十二君封神处,金泥玉简空追摹。

星辰高压从下看,帝座直逼凭空呼。

其下亭亭云云列培塿,恍如长老招手儿孙趋画图。

令我兴飞越转惜,天门无路筇难扶。

黄河虽经流浩涆,青帝未识云模糊。

山灵笑我胸次隘,那能气吞齐鲁直溯鸿蒙初。

宵来梦羽人,授我秘府册。

携赠仙人九节杖,宇内名山许探历。

他年终作岱岳游,日观高高夜栖息。

三更看涌扶桑轮,群飞海水摇金碧。

形式: 古风

遣兴

邻树散初荣,空庭蔼余绿。

枝间小鸟鸣,清音爱晨旭。

静坐观物化,新机往而复。

吾心适无事,闲展道书读。

炫长斯见短,希荣乃得辱。

入世戒有为,养性在无欲。

窗外响松风,茶铛煮初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