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闰中秋同林愚庵钟柱明族兄玉宇集袁伯益江上园亭泛舟弄月醉后留宿时呼琵琶伎不至但雅歌清谈而已.五首(其二)

商调重裁白苧词,中秋两度快传卮。

爱他月朗江清处,不怕风高露重时。

溟海好投任氏钓,蹄涔堪笑习家池。

望来空水连南斗,乘兴沧江任所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与友人在江上园亭泛舟赏月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生活情趣。

首句“商调重裁白苧词”,以“商调”点明了音乐的基调,而“白苧词”则暗示了诗中将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接着“中秋两度快传卮”,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珍视,以及与友人共享美酒的喜悦之情。

“爱他月朗江清处,不怕风高露重时。”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即使在月朗星稀、江面清澈之时,或是风吹露重的夜晚,也愿意沉浸其中,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这种对自然的亲近与欣赏,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溟海好投任氏钓,蹄涔堪笑习家池。”这两句运用了典故,通过“任氏钓”和“习家池”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的某种讽刺。诗人似乎在说,广阔的海洋更适合像任氏那样自由自在地垂钓,而狭窄的池塘则显得过于拘束,不如大海般广阔无垠。

最后,“望来空水连南斗,乘兴沧江任所之。”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江上泛舟的情景,他们或许在寻找着心中的星辰(南斗),在这样的夜晚,他们随兴而行,任由心情和脚步引领着前进的方向。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游船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探索之旅,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江上美景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481)

邓云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乙卯闰中秋同林愚庵钟柱明族兄玉宇集袁伯益江上园亭泛舟弄月醉后留宿时呼琵琶伎不至但雅歌清谈而已.五首(其三)

谁解朝衣作隐沦,遂初予亦早抽身。

生涯总付杯中物,烟景长供世外人。

白鸟不惊青雀舫,绿波偏照紫纶巾。

镜湖万顷嫌归晚,未许风流属季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乙卯闰中秋同林愚庵钟柱明族兄玉宇集袁伯益江上园亭泛舟弄月醉后留宿时呼琵琶伎不至但雅歌清谈而已.五首(其四)

高谈秋水更谈天,且向江湖学水仙。

岁月尽拚千日酒,风波不到五湖船。

银蟾半落鲛宫里,兰桨轻摇桂阙前。

偷得霓裳羽衣曲,始知清界胜张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乙卯闰中秋同林愚庵钟柱明族兄玉宇集袁伯益江上园亭泛舟弄月醉后留宿时呼琵琶伎不至但雅歌清谈而已.五首(其五)

醉后回桡冲宿鹭,竹间门掩曲房深。

风清石枕欹寒玉,月浸藤床睡碎金。

太乙莲舟空外度,庄生蝴蝶梦中寻。

明朝愿僦湖边屋,长筑糟邱傍竹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乙卯九月十四之夕徐海石囧卿尹冲玄令尹温瑞明少府陈美用民部招集天坐轩泛月作三首(其一)

微波细草舞蜻蜓,棹曳残霞出远汀。

泽国秋高虾菜美,渔村日落水云腥。

乘流客醉五湖月,列坐人占百里星。

却笑餔糟渐成癖,年来吾懒续骚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