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呻吟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其十三)

却病奇方乃避嚣,远坊两板闭萧条。

室无歌妓何烦遣,邻有乡僧不待招。

石鼎涛生茶正熟,铜炉灰陷火潜消。

鸡鸣漏尽人谁觉,又听门前过早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清代查慎行的诗《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呻吟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其十三)》描绘了诗人因病在家中度过残冬的情景。首句“却病奇方乃避嚣”表达了诗人通过静养来治疗疾病,远离喧嚣尘世的策略。接下来的“远坊两板闭萧条”写出了居住环境的宁静和冷清,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室无歌妓何烦遣,邻有乡僧不待招”两句,诗人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表示即使没有歌舞娱乐,也无需特意邀请,因为邻居的乡僧便是自然而然的陪伴。这体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石鼎涛生茶正熟,铜炉灰陷火潜消”描绘了煮茶的场景,石鼎中的水沸腾,铜炉里的火势微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诗人借品茶消磨时光,排解病中无聊。

最后两句“鸡鸣漏尽人谁觉,又听门前过早朝”,以鸡鸣和漏壶声点明时间已至清晨,然而除了诗人自己,似乎无人察觉。这既反映了病中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即使身病,仍能感受到外界的忙碌与热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病榻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闲适淡然的心态和对日常琐事的细腻观察,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寂感。

收录诗词(97)

查慎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 字:夏重
  • 号:查田;后改名慎行
  • 籍贯:海宁袁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50~1727

相关古诗词

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呻吟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其十四)

丛书三馆校仇忙,讶许间情付墨庄。

樗本不材良匠弃,屠非绝技善刀藏。

冬菹剩饱园官菜,岁赐删除博士羊。

转益从前素餐愧,大疱珍膳日分尝。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呻吟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其十五)

童时了了记观河,六十三年忽已过。

眼暗耳聋知老否,葛凉裘暖奈身何。

一帆去国谈何易,万卷无家累亦多。

爱惜精神图省事,明年兼拟谢诗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三月二日偶游硖石精舍

三月风光连上巳,人如蛱蝶斗裙衫。

两山钟磬东西寺,十里烟波远近帆。

拄杖我来寻履迹,题诗僧乞署头衔。

箧中亦有新排集,傥许经房贮一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舶趠风歌

吾闻千里以外风不同,人间乃有万里之长风。

来从海上梅雨后,纪自西郊野叟眉山翁。

古称博物家,无若周元公。

《尔雅·释天》篇,八方风色以类从。

北凉西泰凯南谷自东。

颓飙飘庉暴昌曀,一一命义无相蒙。

《周礼》保章十有二,妖祥乖别占荒丰。

下而庄生《齐物论》,以至应劭《风俗通》,飕浏飉颲飙飓,叫嚎吒吸咬于喁。

名虽巧排比,语实工形容。

舶趠之名特未悉,土俗传说惟吴中。

吴中五六月,水盛溽暑方蕴隆。

此风东南来,一扫云翳还虚空,商羊黑蜧潜厥踪。

炎官亦退三舍避,大启橐籥伊谁功。

三日湿气消,五日暑气融。

连绵七日九日尚未止,快哉何暇分雌雄。

羊角初从何处起,合而为一浩荡来无穷。

国家象胥译九重,白雉入贡兼青熊。

良商豪贾狎海童,高帆幅亚榑桑红。

中男长女各效职,飞渡溟渤如轻鸿。

此时田间一老翁,置身恍在兰台宫。

不知人生更复有何乐,但向北窗高枕卧听声蓬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