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桥边风月佳,俯仰有馀思。
无忘履冰心,方识吟风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思索的情境。"桥边风月佳,俯仰有馀思"表明诗人在一个风景宜人的地方,心中却泛起了某种深邃的思考。这里的“俯仰”意味着诗人在沉思中对过去与未来进行反复的回顾和展望,这种思索不仅限于眼前的美好,也触及更深远的内涵。
"无忘履冰心,方识吟风意"则透露出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品格。"履冰"通常比喻处境艰难,但这里却表明诗人对这份艰苦的记忆毫不遗忘,这种经历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心志。"方识吟风意"则意味着只有经过这样的磨砺,才能真正领悟到诗词中那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美好自然景致的赞美,也有对个人的坚持信念的颂扬,同时还蕴含了诗人通过个人经历去感悟和表达宇宙间自然之声的深刻。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花开山与明,花落水流去。
行人欲寻源,只在山深处。
种松苦难长,松长还耐久。
莫作目前思,但种门前柳。
黄子官居多暇日,吟哦薄暮一窗中。
虽无㶁㶁循除水,但觉飕飕满屋风。
一曲清江正可怜,隔江新竹露娟娟。
好风成我曲肱梦,起看飞云度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