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川用唐子西韵

赫炎露下方解严,一席何处谋清酣。

皖城春色属名派,锦江杜老留前谈。

过时花开花更好,冶容艳迹静于扫。

开落休嗔物候迟,栽培己纳乾坤老。

川上风光故不穷,紫兰幽桂芳菊丛。

书屋番番护云锦,海日夜见江潮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蓉川的四季变换与自然之美,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首句“赫炎露下方解严”,以夏日的酷热为背景,暗示着季节的更替,露水开始消散,预示着凉爽的到来。接着“一席何处谋清酣”则引出了一种寻求清凉、享受宁静的渴望,仿佛在寻找一处避暑之地,享受心灵的宁静。

“皖城春色属名派,锦江杜老留前谈”两句,将地点转移到了皖城和锦江,通过引用杜甫的典故,不仅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也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名派”和“前谈”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过时花开花更好,冶容艳迹静于扫”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时间流逝中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即使花朵凋谢,新的花朵也会更加美丽;即使曾经繁华的景象归于平静,也是一种宁静的美。这里蕴含了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开落休嗔物候迟,栽培己纳乾坤老”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生长过程的欣赏。无论是花开还是花落,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不应因时间的推移而感到遗憾或愤怒。通过“栽培己纳乾坤老”,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最后,“川上风光故不穷,紫兰幽桂芳菊丛”描绘了蓉川两岸的风光,紫兰、幽桂、芳菊等植物的香气弥漫,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与多彩。而“书屋番番护云锦,海日夜见江潮红”则以书屋和江潮为意象,象征知识的积累和自然现象的壮丽,表达了对学习和探索的热爱,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蓉川四季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哲思,充满了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417)

林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蟠桃歌次李文正公韵寿邵二泉母

海山屈蟠树如织,宝瓮金茎露犹滴。

一度春风一度花,如此风光那会得。

武陵天台云锦堆,禹粮尧韭同苍苔。

伐毛洗髓即年岁,对花食实能几回。

神仙中物世空羡,方朔三偷眼曾见。

春卿春色天上来,寿堂寿酒当花面。

远览近周不作难,却看八座随清欢。

晋国诏书下存问,许并张家福寿看。

形式: 古风

喜雪次郡推可亭韵

纸帐微融春入坐,耳根忽忽寒声堕。

火盘零乱撒不销,错落牙檐珠万颗。

碧苍岳色留年年,适与一见惊华颠。

望八之老能依然,疏短两鬓聊相研。

六一禁体容尽捐,埋名隐几樽半眠,聚星细续大苏篇。

形式: 古风

雪壶次郡大夫三峰韵

烛里檐声失前疾,陂塘宿水看还溢。

玄冥为化波晶丸,大门小户争承餐。

人言旷瑞天上落,太守见之喜还愕。

穷腊不住雨,频春始幻雪。

村庄互惊怪,青壶洒玉屑。

瞥来飘散趾到颠,硗阻尽变桑麻田。

园丁卜岁此宜麦,催租无吏石㠙前。

熙春台白梅再花,踏晴野老谈清嘉。

事育无愁公税足,廨舍悄寂如僧衙。

雪壶雪壶隐微浪,含星射日光荡飏。

耽茶学士圣得知,三白银缸出仙酿。

吟脾独意野情深,飞丝走泡同销沈。

雪山亦似雪壶好,古人不浅今人心。

形式: 古风

次杏冈李少司马

太白山人声价高,杰才敏思如涌涛。

水怪山精入驯扰,鱼龙攫立熊罴号。

剑佩玉阶三尺地,白首风尘还作吏。

阵前老将旧衙官,阶下诸儿还庙器。

丹成九返瞳微方,赤松辟谷游所将。

百药耆英最高寿,老泉父子尤文章。

江北江南一浮梗,半月东邻天借幸。

乞来骸骨竟何如,梦魂己过梨关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