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禅宗的修行理念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坚韧与智慧。
“发足超方,地头亲到”,开篇即以“发足”(出发)和“超方”(超越常规)展现修行者的决心与勇气,他们亲自踏上修行之路,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遇著险峻道途,杀活杖子变豹”,在面对险峻的修行之路时,修行者以灵活应变的态度,如同“杀活杖子变豹”,既保持了坚定的意志,又展现了机智与适应力,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过程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应对的智慧。
“米仓大路平如砥,未免漆桶里著到”,接着以“米仓大路平如砥”比喻修行之路虽有平坦之时,但修行者仍需警惕,避免陷入自满或迷失,如同“未免漆桶里著到”,提醒修行者即使在看似顺利的时刻,也不能放松警惕,要时刻保持警觉,防止被外在的诱惑或内心的懒惰所影响。
“不搽红粉也风流,大抵还他肌骨好”,最后两句以“不搽红粉也风流”表达修行者内在的美与魅力,强调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心的纯净与美好,而非外在的装饰或形式。同时,“大抵还他肌骨好”进一步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只有内在的纯净与坚强,才能真正展现出修行者的风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禅宗修行的视角,巧妙地融合了生活哲理与修行智慧,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既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又要灵活应对,同时不忘内心的修养与提升,最终达到内外兼修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