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闱第三报志喜仍用散木韵践前约也(其四)

读书依梵侣,静里几番忙。

白骨通文字,青蒲作讲床。

月花根干老,天女鬘鬟香。

偶见题名处,桃灯感渭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与书生在静谧环境中共同读书学习的情景。"读书依梵侣,静里几番忙",开篇即点出僧侣与书生的共学氛围,静谧中蕴含着勤奋与专注。"白骨通文字,青蒲作讲床",以"白骨"象征书本,"青蒲"比喻讲席,形象地展示了学习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知识的积累如同堆积的书籍,需要时间与耐心。

"月花根干老,天女鬘鬟香",将自然景象融入其中,月光下的花朵与古老的树根,以及天女头饰的香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永恒与美好。"偶见题名处,桃灯感渭阳",结尾两句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感慨,"题名"可能指兄弟间的相互鼓励或成绩的分享,"桃灯"与"渭阳"则借用了古代关于兄弟情深的典故,表达了对弟弟在京取得佳绩的喜悦与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学习与成长的美好,以及兄弟间深厚的情感,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闱第三报志喜仍用散木韵践前约也(其五)

四海论交游,文场二十秋。

卷中生紫燄,镜里换霜头。

古寺邻宫月,寒淙响御沟。

高堂微启齿,销却几年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闱第三报志喜仍用散木韵践前约也(其六)

辞却旧花矶,红尘踏晓晖。

蚕心千叶老,蝶翅九衢飞。

爱纽缠高士,浓竿饵布衣。

贤昆得第日,走马看山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闱第三报志喜仍用散木韵践前约也(其七)

慷慨歌燕市,依然屠狗亲。

远山随酒媪,胡粉抺天人。

异服花纹裤,高风垫角巾。

绯桃一夜雨,浣却素衣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闱第三报志喜仍用散木韵践前约也(其八)

百亩青山谁,孤藤即旧知。

閒云投远旷,倦羽避高危。

重叠花前板,朋从几上卮。

满板三五稔,季也掷冠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