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多山

金船载山知有无,大千浮空佛所书。

何人夜断海山臂,一手挈置西南隅。

白虹发晴涪水现,翠凤下晓巴山趋。

亮哉何邦实有此,但恐□舞皆凡姝。

已从上头收浩荡,更著幽处藏萦纡。

冯仙观中柏摩月,静老岩下泉跳珠。

霜荷千树小雨暗,野竹万个秋风□。

石囷□不了岁事,丹灶肯为凡人炉。

惜无数桃出山崦,来藉芳草开春壶。

从来山僧野道士,畏客誓不荒榛芜。

问谁结屋据雄会,邑中令君秦大夫。

此郎平生眼如鹘,视此亦足知远图。

挽衣留客来置酒,要看碧浪摧天吴。

我亦为渠脚力轻,拄杖插到青云孤。

酒酣抚槛叫落日,共闵此世真区区。

真须举臂游汗漫,莫向人间堕履凫。

形式: 古风

翻译

金制的小船载着山川,是否真实存在,佛祖在天空中书写的大千世界。
是谁在深夜割断了海山的臂膀,将它放在西南的角落。
晴朗天气中白虹显现于涪水之上,翠色凤凰破晓时分飞过巴山。
这地方真是奇特,拥有这样的景象,只担心平凡的舞者无法欣赏。
美景已被收藏在高处,又隐藏在幽深之处,曲折蜿蜒。
冯仙观中的柏树映照着月光,静老岩下的泉水跳跃如珠。
霜打的荷叶在细雨中显得朦胧,野外的竹林在秋风中摇曳。
石囷难以承载岁月的变迁,丹灶岂能成为凡人的炼丹炉。
可惜无数桃花从山间流出,借着芳草之绿,开出春天的美酒。
自古以来,山僧和野道坚守清修,不愿让客人打扰他们的宁静。
询问谁能占据这壮丽之地,那是邑中的令君秦大夫。
这位先生眼光如鹰,看此景也能预知深远的未来。
他挽起衣袖邀请客人饮酒,期待见证碧浪冲击天吴的壮观。
我也因他步履轻盈,一同持杖直上青云。
酒兴正浓时,他倚栏杆呼唤夕阳,共感世间渺小。
确实应举手畅游于广阔天地,切勿沉沦于人间琐事。

注释

金船:比喻珍贵或稀有的事物。
大千浮空:佛教用语,指宇宙广大无边。
海山臂:象征性的山川。
西南隅:方位,角落。
白虹:彩虹。
巴山:中国山脉名,位于四川。
□舞:此处可能缺失的文字,意指舞蹈。
霜荷:秋天的荷花。
石囷:古代储粮的圆形建筑。
丹灶:炼丹的炉子,道教象征长生不老。
桃:象征长寿或美好的事物。
令君: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县令。
天吴:神话中的水神。
履凫:比喻世俗之事,像鸭子走路一样浅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山川景色,充满了超自然和神秘色彩。开篇即以“金船载山知有无,大千浮空佛所书”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之大、佛法之深的感悟,设定了一个宏伟而又虚幻的空间背景。接着,“何人夜断海山臂,一手挈置西南隅”中的“断臂”与“挈置”动作则展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和意志。

在“白虹发晴涪水现,翠凤下晓巴山趋”中,诗人通过白虹和翠凤这两种神异之物的出现,进一步渲染了这片仙境的美妙与不凡。而“亮哉何邦实有此,但恐舞皆凡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超自然景象是否真实存在的疑惑和期盼。

以下几句“已从上头收浩荡,更著幽处藏萦纡。冯仙观中柏摩月,静老岩下泉跳珠。”通过对山水风光的描绘,诗人似乎在寻找着一种超脱尘世、隐逸于自然的生活方式。

“霜荷千树小雨暗,野竹万个秋风□”中的景象则更加深邃和幽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细微之美的观察与感受。紧接着,“石囷□不了岁事,丹灶肯为凡人炉。”则进一步强化了仙境超脱尘世的主题。

“惜无数桃出山崦,来藉芳草开春壶。”中的桃和芳草,象征着生命力与生机,而诗人似乎对这种自然界中生长繁衍的情景感到可惜,因为它与仙境的超脱主题相悖。

“从来山僧野道士,畏客誓不荒榛芜。”这一句则是对居住在这片仙境中的修行者的一种描写,他们对于外来的游客保持着敬畏之心,并且发誓要保护好这片土地,不让它变得荒凉。

“问谁结屋据雄会,邑中令君秦大夫。”则是对居住于此的高人或修行者的提问,他们在这片仙境中的生活状态如何,以及他们与世俗世界的关系怎样。

“此郎平生眼如鹘,视此亦足知远图。”中的“此郎”可能指的是诗中所描绘的那位居住于仙境之人,他的洞察力和远见被比喻为像鹘一样锐利,可以透过表象看清事物的本质。

最后,“挽衣留客来置酒, 要看碧浪摧天吴。我亦为渠脚力轻,拄杖插到青云孤。酒酣抚槛叫落日,共闵此世真区区。”则是诗人邀请游客驻足饮酒,以欣赏这片仙境之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力量不足以支撑长久居留于此的无奈,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感慨和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精神追求。诗中的仙境既是自然之美,也是心灵的寄托。

收录诗词(30)

刘望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荔枝

泸戎瘴疠窟,闽粤山水乡。

如何产此物,烂然照炎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海棠

平山堂下花无数,看到海棠春好处。

东君用意恼风光,迟日放开阴勒住。

形式: 七言绝句

读和议成赦文作

一纸盟书换战尘,万方呼舞却沾巾。

崇陵访沈空遗恨,郢国怜怀若有人。

收拾金缯烦庙算,安排钟鼎颂宗臣。

小儒何敢知机事,终望君王赦奉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三学山

栖贤古招提,十里巨松阴。

栋宇自隋氏,悠悠岁月深。

唐人范生画,风雨欲剥侵。

相传金仙趾,玉质存至今。

星黑夜正午,异物为华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