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阁纳凉同董均可步管丈秋崖元韵

一泓秋涨半池荷,小榭临流起细波。

水气潜随花气散,蝉声远杂树声多。

残霞影落连朱槛,新霁烟深锁翠萝。

纳爽不知天竟晚,已看高阁转银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夏日傍晚水阁纳凉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的感受巧妙融合。

首联“一泓秋涨半池荷,小榭临流起细波”,开篇即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秋水上涨,半池荷花摇曳生姿,小亭临水,微风轻拂水面,泛起层层细波。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水的动态美,又突出了荷的静态美,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颔联“水气潜随花气散,蝉声远杂树声多”,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水气与花香相互交融,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远处的蝉鸣与近处的鸟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自然的交响乐,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颈联“残霞影落连朱槛,新霁烟深锁翠萝”,描绘了夕阳余晖洒落的情景。红霞映照在朱红色的栏杆上,与翠绿的藤蔓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郁的美。同时,“新霁”二字暗示了雨后的清新,而“烟深锁翠萝”则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烟雾缭绕、绿意盎然的景象。

尾联“纳爽不知天竟晚,已看高阁转银河”,表达了诗人沉浸于美景之中的忘我状态。随着时光的流逝,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只见高阁之上银河闪烁,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夏日傍晚水阁纳凉的独特韵味,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

收录诗词(608)

缪公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前题答董均可

小阁清幽绕芰荷,生香十里漾层波。

雨侵石壁吟蛩少,风拂寒林野茧多。

断港残晖留几榻,平桥衰柳伴藤萝。

长歌久出巴人下,一曲淇原隔大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寒月

仙宇萧骚转玉绳,西风淅淅夜澄澄。

光飞碧瓦千家雪,影挂银河一片冰。

潮落海天秋气敛,烟销云汉露华凝。

嫦娥罢舞开妆镜,霜重霓裳力不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读张瀛客先生遗稿

炉冶群言自一家,夜台萧索两年赊。

古梅雅抱凭谁赏,宝剑寒芒空自嗟。

手迹只馀书上草,心思犹灿笔头花。

遥怜麦饭青松树,黯淡残阳噪晚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登辛峰亭

孤亭峭立压嵯峨,尺五青霄近可摩。

地涌湖光飞匹练,云连海气锁双螺。

珠襦香散红颜冷,宝剑虹藏碧草多。

欲问遗踪何处是,清风飒飒拂藤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