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谪仙酒渴要吞江,刘毅一呼从此欲。
当知明琼亦有神,引上洞天三十六。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诗人邓肃的《次韵顺之奏雅四首(其二)》。诗中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谪仙和刘毅两个形象,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不甘平庸的情怀。
"谪仙酒渴要吞江"一句,描绘出谪仙醉酒后想要一口吞下长江的壮举,显示了诗人内心中对自由和放纵的向往。这里的“江”可能指的是长江,也象征着宏大无边的意境。
"刘毅一呼从此欲"则是说刘毅(传说中的英雄)一声令下,便有了超凡入圣的愿望。在这句中,诗人通过刘毅这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力量和勇气的追求,以及希望能够在精神上得到解放。
接下来两句"当知明琼亦有神,引上洞天三十六",则是说人们应当知道,就像明琼(传说中的仙乐)一样,也有着超自然的神奇力量。这里的“引上洞天三十六”则是在说这种力量能够引领人进入三十六个洞天,达到与道合一、精神飞扬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充满了对自由和精神解放的渴望,以及追求超越凡尘、达至仙境的强烈愿景。通过借助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和形象,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理想的情感态度。
不详
谁回厄会作民禄,凭君上天厌人欲。
要将勋业称貂蝉,世间岂曰无衣六。
乞身天上为溪山,征鼓不容蓑笠闲。
酷暑扁舟同海角,暖风杯酒念长安。
高情我自归莲社,妙誉君应冠杏坛。
更约三山少从款,赪虬吐卵粲金盘。
我心不转本非石,世路爬沙任退尺。
杯酒高怀独未忘,只有三万六千日。
原宪虽贫亦非穷,石发溪毛放箸空。
已遣寸毫饱风月,安得高堂列鼎钟。
明朝莫怕山如削,夹路花香破酒恶。
世间得失竞鸡虫,一笑危岑天地廓。
踪迹平生半九区,醉倒时得蛾眉扶。
连年兵火四方沸,一饱鸡豚半月无。
住世今非孔北海,分司自到宾头卢。
卷帘月色招人醉,三百青铜径自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