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有感

衡门稚子笑牵衣,新酒初香豆荚肥。

佳节重阳还复至,故人何处不曾归。

黄花有约开偏早,白发无情落渐稀。

未必晚年陶处士,觉今俱是昨俱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重阳有感》由明代诗人董纪所作,通过对重阳节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首句“衡门稚子笑牵衣”,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衡门指的是简陋的门户,稚子则是年幼的孩子。孩子在门前嬉笑,牵着诗人的衣角,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温暖的人情味。

“新酒初香豆荚肥”一句,将视角转向了节日的氛围。新酿的美酒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而豆荚也因丰收而显得格外丰盈。这两者都是重阳节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的出现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象征着生活的甜美与富足。

“佳节重阳还复至,故人何处不曾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重阳节年复一年地到来,而那些曾经共度佳节的朋友却可能分散各地,未能团聚。这种情感的抒发,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人生离合的深刻体悟。

“黄花有约开偏早,白发无情落渐稀”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黄花(菊花)似乎有意提前开放,以迎接重阳节的到来,而诗人却感叹自己的白发日益增多,岁月不待人。这一对比,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个人衰老的无奈接受。

最后,“未必晚年陶处士,觉今俱是昨俱非”两句,借用陶渊明(字处士)的例子,表达了对人生变化无常的感慨。陶渊明晚年归隐田园,享受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但诗人认为,即使是陶渊明,也难以完全摆脱过去与现在的差异。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经历复杂性的理解。

综上所述,《重阳有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阳节的温馨氛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次韵东村舟中夜雨

醉梦初回四鼓前,打篷急雨乱如拳。

半床云锦沾俱湿,一点风灯照不眠。

陶令意轻彭泽县,庞公志在鹿门田。

明朝行乐谁能必,未定阴晴亦偶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中秋玩月次韵胡鼎文别驾

碧天飞上烂银盘,此夜清光到处看。

云絮逐风还片片,露珠垂叶正漙漙。

尊前香喷黄金鸭,空外笙来白玉鸾。

欲诣姮娥一问讯,只疑高处不胜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芦花舟为李孟起

芦花深处屋如舟,彷佛渔家鹦鹉洲。

沙暖可容鸥寄宿,月明还有鹤来投。

掀篷浪影翻晴雪,绕壁风声聒暮秋。

茶灶笔床都放得,醉堪伸脚更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与俞原肃

相别相逢二十年,吊生问死各凄然。

交游零落无多在,乡里萧条不及前。

荒陇夜闻翁仲泣,废台今见牧儿眠。

何须对此空惆怅,见在深杯且共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