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星靥脂红,山眉黛绿,良宵门户愔愔。
兰麝中衣,香囊合字霏金。
流萤点点无心扑,绕雕阑、又上罗襟。
正云屏,低度双星,银汉斜临。
秋期密约年年好,任人间儿女,乞巧穿针。
自送春归,可怜盼到而今。
相思一雨柔肠转,更休论、远水遥岑。
影伶俜,露浥鸦鬟,月照鸳衾。
这首《高阳台·七夕》是清代词人庄棫的作品,以七夕(又称乞巧节)为背景,描绘了夜晚的浪漫景象和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词的上片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七夕之夜的静谧与温馨:星靥如脂,山眉如黛,夜晚的门户悄然无声,女子身着兰麝香气的衣物,香囊上的图案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流萤在雕栏旁随意飞舞,无意间落在罗襟上,银河斜挂,映衬着低垂的云屏,仿佛双星在悄悄传递着爱意。
下片则转向词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深期盼和相思之情。每年的七夕之约,他都期待着与佳人共度,即使人间儿女们忙于乞巧穿针,他的心思却早已飘向远方。春去秋来,相思之情如同柔肠百转,更不用说面对遥远的山水。夜深人静,只有孤影相伴,露水打湿了发髻,月光洒在鸳鸯锦被上,增添了无尽的寂寥与思念。
整首词以景寓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将七夕之夜的浪漫氛围与词人的深情厚意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不详
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又号蒿庵。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
红晕脂痕,照出水、新妆靓。幽情共、绿云低映。
一曲西洲,谁采取、亭亭影。人静。对西风、凌波自省。
水佩风裳,偏又报、凉秋信。舞衣冷、幽香满径。
压鬓谁簪,枉负了、闲心性。漫咏。泛一舸、田田万柄。
梁燕呢喃款款飞。新秋明日是、景全非。
红襟飘瞥影霏微。愁将离恨说、意依依。
一春幽恨愿多违。相看桃李放、斗芳菲。
思量真个倦游归。且随萤火绕、拂书帏。
晚来帘幕捲东风。细雨湿冥濛。
辜负俊游佳约,春事去匆匆。云日转,透帘栊。
瑞光融。等闲看了,染柳熏桃,种种情浓。
李白桃红次第开。何人溪上泛舟来。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慵拾翠,缓停杯。良辰美景且开怀。
人生不向三春醉,何事东风淑景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