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减字木兰花·春恨》由清代诗人王璋(季璞)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日里的愁绪与离别之痛。
开篇“箫声笛韵”,以音乐起兴,暗示着情感的复杂与深沉。紧接着“多少离情谁借问”,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深切感怀,却无人能理解或询问,凸显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雨密云流”一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情感的纷乱与难以捉摸,残梦与关心交织,让人难以从思绪中解脱,甚至懒得下楼去面对现实,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逃避。
“深沉小院”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略显压抑的空间,与外界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人物内心的封闭与孤独。“猛拍栏杆人不见”,通过动作的强烈表现,表达了主人公试图寻求出口或倾诉,但最终却无人回应的无奈与失望。
最后,“欲寄音书,无奈西风雁影疏”,将情感推向高潮。想要通过书信传达心声,却因西风的吹拂和雁群的稀疏而无法实现,象征着沟通的困难与希望的渺茫,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词在哀怨中蕴含着淡淡的悲凉与无奈。
整体而言,《减字木兰花·春恨》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成功地构建了一幅春日愁绪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离别、孤独以及沟通困境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