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闺词

西风动帘幕,蟋蟀鸣高堂。

蔓草湿零露,秋闺知夜长。

佳人掩朱户,背烛解罗裳。

愿言鸳鸯梦,双飞入方塘。

清影横疏棂,奈此明月光。

依依照长夜,炯炯明愁肠。

不恨郎不归,恨月入我床。

披衣复起坐,嚬翠挑残缸。

开缄取素书,解结罗带傍。

一读再三叹,再读泪数行。

终夜不成寝,曙色忽满窗。

虽云有膏沐,谁能理晨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秋闺词》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女子独守空闺的凄美情景。

首句“西风动帘幕,蟋蟀鸣高堂”,以西风和鸣叫的蟋蟀为背景,渲染出秋夜的寂静与凉意,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着,“蔓草湿零露,秋闺知夜长”两句,通过露水沾湿蔓草的细节,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漫长与秋日的萧瑟,烘托出女子等待的煎熬。

“佳人掩朱户,背烛解罗裳”描绘了女子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关上房门,熄灭蜡烛,脱去衣物的情景,表现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接下来,“愿言鸳鸯梦,双飞入方塘”一句,表达了女子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待,希望与心爱之人如鸳鸯般双宿双飞,共享幸福。

然而,现实却不如人意。“清影横疏棂,奈此明月光”写出了女子面对明亮的月光,只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倍感孤独。接下来的“依依照长夜,炯炯明愁肠”则直接抒发了女子因思念而产生的愁苦心情,长夜难眠,心中充满忧愁。

“不恨郎不归,恨月入我床”一句,巧妙地将情感寄托于自然现象之上,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虽然不怪责他的不归,但对月光的侵扰感到无奈与哀伤。最后,“披衣复起坐,嚬翠挑残缸”描绘了女子在深夜中起身,继续等待,眼中含着泪水,挑亮残烛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她的无助与绝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深秋夜晚独守空闺的女子形象,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与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以及在孤独与等待中的愁苦与无奈。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关注。

收录诗词(2047)

周紫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字:少隐
  • 号:竹坡居士
  •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 生卒年:1082-1155

相关古诗词

倡楼词

桃李艳春风,荣华照京洛。

九陌飞香尘,朱楼响弦索。

美人倚脩栏,青娥卷珠箔。

白面谁家郎,巴商载金橐。

大艑何岢峨,系舟楼下泊。

哀弹杂清歌,日日楼中乐。

谓言如江流,偕老有盟约。

一朝买婵娟,蝉鬓轻梳掠。

情从新人欢,恩与旧人薄。

去年与青棠,今年赠芍药。

人生有荣谢,曾不待衰落。

倡女不嫁人,深心失期约。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霁月谣

江鼍吹浪江水急,雷师鞭鼓旌旗湿。

黑风驾雨霹雳鸣,怒龙拿空半天立。

须臾阴云空四垂,广寒殿冷风披披。

玉觞燕罢王母归,红鸾簇扇香雾飞。

形式: 古风

插秧歌

田中水满风凄凄,青秧没垄村路迷。

家家趁水秧稻畦,共唱俚歌声调齐。

树头幽鸟声剥啄,半雨半晴云漠漠。

五白草斑谁敢闲,农夫饷田翁自作。

去年两经群盗来,妇儿垂泣翁更哀。

蚕丛烧尽不成茧,陵陂宿麦无根荄。

今年插秧忧夏旱,旱得雨时兵复乱。

官军捕贼何时平,处处村村闻鼓声。

形式: 古风

古离别二首(其一)

弦断何由续,镜分难再圆。

感君绸缪意,赠我双纹鸳。

百年会有尽,此意终难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