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南山友云亭

朝游南山南,暮游北山北。

所以两山云,尽与师相识。

师自出山去,云亦出山飞。

两人渺何许,矫首送云归。

云归人未归,小亭无恙否。

向来有奇姿,无庸变苍狗。

云兮淡而贞,载与寻宿盟。

论交须耐久,持赠近无情。

清风动亭侧,明月生空碧。

嘉时为招呼,相与成三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南山云亭相聚的情景,以及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和对友谊的珍视。

首句“朝游南山南,暮游北山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每日在南山与北山间自由自在地游玩的情景,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接着,“所以两山云,尽与师相识”一句,将云人格化,赋予其与诗人及友人的亲密关系,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师自出山去,云亦出山飞”描述了友人离开后,云随风飘散的情景,象征着友情虽暂时分离,但心灵的联系如同云与山的依存,永不消逝。“两人渺何许,矫首送云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云归人未归,小亭无恙否”一句,诗人以云的回归反衬友人的未归,表达了对友人身安的关切和对相聚时刻的期待。“向来有奇姿,无庸变苍狗”则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永恒,暗示了友情的珍贵和不变。

“云兮淡而贞,载与寻宿盟”中,诗人将云比作忠诚的朋友,强调了友情的纯洁与坚定。“论交须耐久,持赠近无情”表达了对长久友谊的渴望,并通过赠送礼物的方式,传递了对友谊的重视。

最后,“清风动亭侧,明月生空碧”描绘了夜晚亭边清风徐来、明月高悬的宁静景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嘉时为招呼,相与成三益”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美好的时光里,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57)

王庭筠(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黄华老子,别号雪溪。金代辽东人(今营口熊岳),米芾之甥。庭筠文名早著,金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历官州县,仕至翰林修撰。文词渊雅,字画精美,《中州雅府》收其词作十六首,以幽峭绵渺见长

  • 字:子端
  • 号:黄华山主
  • 籍贯:黄华老
  • 生卒年:1151~1202

相关古诗词

黄华亭(其一)

帝遣名山护此邦,千家瑟瑟嵌西窗。

山僧乞与山前地,招客先开四十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黄华亭(其二)

手拄一条青竹杖,真成日挂百钱游。

夕阳欲下山更好,深林无人不可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黄华亭(其三)

王母祠东古佛堂,人传栋宇自隋唐。

年深寺废无人住,满谷西风栗叶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黄华亭(其六)

一派湍流漱石崖,九峰高倚翠屏开。

笔头滴下烟岚句,知是栖霞观里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