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成趣园中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尘世功名的超脱。首句“幽圃平堂累岁成,芒鞋筠杖日经行”展现了一个经过多年精心打造的宁静园林,以及主人每日穿着芒鞋、手持竹杖在此间漫步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接着,“禽声依竹自然乐,风吹过松无限清”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如鸟鸣竹林、松涛轻拂,营造出一种和谐、清新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愉悦。
“种药几番逢雨歇,接花常见趁春晴”则进一步展示了园中生活的日常细节,无论是雨后种药的辛勤,还是春日里赏花的闲适,都充满了对自然界的亲近与尊重,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最后,“是中受用难穷尽,不学尘踪扰利名”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满足和心灵寄托,强调了在喧嚣尘世之外,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可以远离纷扰,享受生活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居生活中的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超脱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