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三首(其一)

挫锐摧彊作善良,顿然心法两俱忘。

鼎中频起金刚焰,炉内常燃般若香。

玉蕊乍芳惟独采,蟠桃初熟与先尝。

莫言迢递华胥国,了了空虚路不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述怀三首(其一)》由元代道士谭处端所作,充满了道家哲学的深邃与玄妙。诗中以“挫锐摧彊作善良”开篇,暗示了修炼之道在于去除内心的锋芒与强求,转而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善良。接着,“顿然心法两俱忘”则表达了在修炼过程中,心法合一,忘却自我,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鼎中频起金刚焰,炉内常燃般若香”两句,运用了炼丹术的意象,将修炼的过程比作炼丹,金刚焰象征着内在的精进与燃烧,般若香则是智慧的象征,强调了修炼中智慧与力量的双重提升。

“玉蕊乍芳惟独采,蟠桃初熟与先尝”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享受,玉蕊与蟠桃分别代表了高洁与长寿,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精神层面追求的满足感,即在修炼的过程中,能够独享精神上的美好与宁静。

最后,“莫言迢递华胥国,了了空虚路不长”则点明了修炼之路虽然漫长且充满挑战,但只要内心坚定,就能够穿越重重障碍,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这里“华胥国”是一个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彼岸世界,而“了了空虚路不长”则表明了即使道路遥远,只要目标明确,就能找到通往心灵深处的捷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修炼过程的描绘,展现了道家哲学中关于内心净化、智慧提升、精神追求以及最终实现心灵自由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9)

谭处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玉。博学,工草隶书。师王重阳,传袭其道,往来于洛川之上。有《水云前后集》

  • 字:通正
  • 号:长真子
  • 籍贯:东牟
  • 生卒年:1123—1185

相关古诗词

述怀三首(其二)

为慕仙源景物长,涤除灵地布琼芳。

南宫赤子居凉殿,北海乌龟住绛房。

清净洞中囚白虎,无为山上牧青羊。

自从鼎内云收后,常饮醍醐卧醉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述怀三首(其三)

天机深远少人知,一粒刀圭午上持。

雾卷古潭秋静夜,云收碧嶂月明时。

蛟龙纵得囚离鼎,猛虎擒来锁坎池。

炼就仙丹超造化,去奔蓬岛擅真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述怀

谭马丘刘四个师,逍遥自在做修持。

周天磨鍊无穷宝,一片灵光自得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游怀川

云耕宝陆三千里,月破黄昏十万家。

清夜碧潭澄皎洁,蚌吞银焰产丹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