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其一)

西湖万顷,楼观矗千门。春风路,红堆锦,翠连云。

俯层轩。

风月都无际,荡空蔼,开绝境,云梦泽,饶八九,不须吞。

翡翠明珰,争上金堤去,勃窣媻姗。

看贤王高会,飞盖入云烟。白鹭振振,鼓咽咽。

记风流远,更休作,嬉游地,等闲看。

君不见,韩献子,晋将军,赵孤存。

千载传忠献,两定策,纪元勋。

孙又子,方谈笑,整乾坤。

直使长江如带,依前是、□赵须韩。

伴皇家快乐,长在玉津边。只在南园。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西湖广阔壮丽的景色,高楼林立,春风吹过,红花如锦,绿树连天,景色优美。词人站在高楼上,感受到风月无边的意境,湖面荡漾着空旷的云气,仿佛进入了梦幻般的仙境。他提醒读者不要轻易将西湖视为游乐之地,而应记住历史上的忠臣如韩献子和赵氏家族,他们的忠诚与功绩千古流传。

词中提到贤王的盛会,华盖如云,白鹭飞翔,鼓声悠扬,展现出昔日的繁华景象。词人借此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并告诫后人要铭记历史,勿忘忠良。最后,他以长江比喻赵国与韩氏的联盟,强调国家的稳固,祝愿皇家永享安宁,自己则选择在南园静心。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辛弃疾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抱负。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太常引(其一)赋十四弦

仙机似欲织纤罗。仿佛度金梭。无奈玉纤何。

却弹作、清商恨多。

珠帘影里,如花半面,绝胜隔帘歌。世路苦风波。

且痛饮、公无度河。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太常引(其二)寿赵晋臣敷文。彭溪,晋臣所居

论公耆德旧宗英。吴季子、百馀龄。奉使老于行。

更看舞、听歌最精。

须同卫武,九十入相,绿竹自青青。富贵出长生。

记门外、清溪姓彭。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太常引.寿南涧

君王著意履声间。便令押、紫宸班。今代又尊韩。

道吏部、文章泰山。

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功业后来看。

似江左、风流谢安。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形式: 词牌: 太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