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遐方怨》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深沉的离愁别绪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篇“蝉寂寂,雁嗷嗷”,蝉声的寂静与雁鸣的哀嚎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预示着离别的哀伤。接着,“明月催文杵,清风送玉箫”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巧妙地融入了生活的细节,月光下的捣衣声与清风中的箫声,既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也暗含了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青天碧海路迢迢”一句,将空间的距离感形象地展现出来,青天碧海象征着遥远的距离,路途的漫长与艰辛,让人感受到主人公与爱人之间的相隔之苦。接下来,“双眉长皱可怜宵”描绘了主人公因思念而眉头紧锁的情态,夜深人静之时,这份思念更加难以排解,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人易老,恨难消”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离愁别恨的深深遗憾。人生短暂,而离愁却难以消除,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人心生共鸣。
“枕上三声泪,江头万里潮”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枕边的泪水,是离别之痛的直接体现;而江头的潮水,则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牵挂,仿佛无论距离多远,思念都能随波逐流,直达对方的心中。
最后,“疏疏凉雨落芭蕉”以雨打芭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而“梦魂何处破牢骚”则表达了主人公在梦中寻求慰藉的愿望,但现实的困境使得这份愿望难以实现,牢骚与痛苦依旧存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深刻地表现了离别之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