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折尽高枝与亚枝,江潭凄恻早秋时。
只因易得翻无况,要在关山笛里吹。
这首诗名为《塞下柳(其三)》,作者是清代诗人陈兆仑。诗中通过折柳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远方边塞的思念之情。"折尽高枝与亚枝"描绘了折柳的动作,暗示离别之苦,而"江潭凄恻早秋时"则渲染了环境的凄凉和季节的转换,烘托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后两句"只因易得翻无况,要在关山笛里吹"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心境,明明近在眼前的柳枝却因为远在他乡而显得珍贵,只能寄托在笛声中跨越关山,传达情感。整首诗以折柳为媒介,抒发了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思乡之情。
不详
悲喜关心物换形,细思吾亦偶然经。
何人此会为迁客,肠断红桥暮雨青。
黑章黄质老山隈,千载哀牢再夺胎。
斜日和门生气索,腥风犹自逐人来。
护儿恶兽有心肝,胁挟堪怜欲脱难。
石赵竟能戕阿铁,漫将名姓与同看。
单于献地空游牧,满谷牛羊化鹿群。
不是猎围秋一举,枉教大福拥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