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种德斋诗

一年之计种谷,十年之计种木。

百年种德知何事,插架鳞鳞书满屋。

世人责报嗟何速,我自无心徼后福。

日中为市百贾闹,竞逐锥刀蛾赴烛。

鬻书之利虽云薄,要令举世沾膏馥。

为贤为智皆由此,耕也未必能干禄。

他年种德看成功,远在子孙应可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种谷”、“种木”与“种德”的类比,生动阐述了积累德行的重要性。开篇即以农事比喻,指出短期与长期的规划,引出“百年种德”的深意。接着,诗人通过“插架鳞鳞书满屋”描绘了知识积累的场景,强调了书籍作为知识载体的价值。随后,诗人从世俗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责报”的快速与“无心”的心态,表达了对个人功利追求的反思。

“日中为市百贾闹,竞逐锥刀蛾赴烛”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市场上的热闹景象,以及人们为了利益而争先恐后的场景,暗含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接下来,“鬻书之利虽云薄,要令举世沾膏馥”则转而赞美书籍的影响力,认为即使利润微薄,也能惠及大众,滋养人心。

最后,诗人以“为贤为智皆由此,耕也未必能干禄”总结,指出德行与智慧的培养是个人成长的关键,而物质的收获并非唯一目标。并以“他年种德看成功,远在子孙应可卜”展望未来,表达了对后代子孙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德行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深刻探讨了个人修养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以及长远利益与即时满足之间的抉择,体现了诗人对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收录诗词(549)

赵孟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字:子昂
  • 号:松雪
  • 籍贯:松雪道
  • 生卒年:1254—1322

相关古诗词

赠张彦古

秋雨新巳风日清,匆闻剥啄紫门声。

出逢麻衣老仙伯,身长七尺双瞳明。

平生学道几半世,一见洒洒心为倾。

大道无为返尔朴,自然有路通长生。

我今素发飒以白,宦途久矣思归耕。

吴兴山水况清绝,白云满岭堪怡情。

老仙何当从我去,小筑茅屋依峥嵘。

还丹已就蓬岛近,笑指尘海寻方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田师孟知河中府

汉二千石入为相,邑令或入为三公。

圣朝用人亦复尔,予以此贺田河中。

田侯年少与子友,今三十年俱白首。

离觞未尽去马鸣,愁向风前折杨柳。

形式: 古风

赵克敬耘庵

赵子居室名耘庵,不以雨旸为旱潦。

寸田尺宅勤自治,稂莠芟夷嘉谷好。

平生万事无助长,岁晚所收皆至宝。

我托官联几一载,怀抱於人每倾倒。

交情雅有古淡风,此意难为轻薄道。

况我同姓古所敦,百世可知宜细考。

三十年来如一梦,白发相看今尽老。

我方告归理墓田,莫怪赋诗殊草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赠捏古伯

有僧有僧住江心,以色杀人凶且淫。

贪官若吏私其金,灭迹钜海无由寻。

安知冤魂痛不释,群然号诉众所觌。

尽诛凶俦冤始白,谁其白之捏古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