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节推十二马歌

樊侯卷子尺一悭,谁能卷里开天闲。

应闲有骏数十二,生气流溢鲛绡间。

首尾一疋魏公倡,子雍一疋未敢望。

子明十疋汗且奔,总不能超魏之上。

骅骝騄駬世岂无,盐车轣辘嗟已瘏。

我今自是相牛夫,空倚精神来按图。

图中举肥传干肉,骨格全无臕拥玉。

尾丝不动委长云,饱腹日撑三斗粟。

圉人持控莫敢骑,奉养知为骖乘姿。

呜呼地用须真马,千里当教试蹄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樊节推十二马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骏马图。诗的开头“樊侯卷子尺一悭”暗指珍贵的画卷,暗示了马匹的稀有和尊贵。接着,“谁能卷里开天闲”表达了对马匹自由驰骋天下的向往。

“应闲有骏数十二,生气流溢鲛绡间”赞美了马群中的十二匹骏马,它们活力四溢,仿佛在鲛绡般的画布上跃动。诗人将马匹与历史上的名马如魏公倡、子雍等相提并论,强调其卓越品质。

“子明十疋汗且奔,总不能超魏之上”则通过对比,突显出这些马匹虽然奔跑迅疾,但仍无法超越那些传奇名驹。接下来,诗人借“骅骝騄駬”等名马的典故,感叹世间虽有良驹,但也有被束缚或疲惫不堪的情况。

“我今自是相牛夫,空倚精神来按图”表明诗人自谦为识马之人,只能凭借精神上的欣赏来评断。他观察细致,指出马匹的骨骼结构、肌肉线条以及尾部的优雅姿态,甚至想象它们饱食后慵懒的样子。

最后,“图中举肥传干肉,骨格全无臕拥玉”再次强调马的健硕体态,而“尾丝不动委长云,饱腹日撑三斗粟”则描绘了马儿悠闲的生活状态。诗人感慨,真正的马应该在广阔天地间展现其才能,而非仅仅作为图画中的装饰。

整首诗通过描绘马匹的形象和寓意,表达了诗人对骏马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寓含了对人才的识别和尊重。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感麟作经图为彭抚公作

呜呼王迹熄兮伯烜赫,名分不正礼义忒。

孔子忧道徒戚戚,感麟不时出乃获。

因假鲁史尊周德,书王纪元重人极。

拨乱反正笔任责,笔笔削削区淑慝。

王道以之作绳墨,君君臣臣父子得。

三纲九法一暴白,天下懔然畏乱贼。

匪曰无位政斯绎,匪曰空言用斯覈。

千秋万古垂世则,由麟而作复麟画。

言虽画绝道载籍,令人口诵心亦格。

为经为常国命脉,安成大彭代是职。

两贤以奏第一策,调元补化奉明辟。

惟麟有趾仍有定,子姓振振永厥泽。

形式: 古风

题画

山水正兼秀,时秋快登临。

篁径何森邃,迷误若难寻。

豁然重阿尽,阳厓超石林。

虚亭敞危搆,择胜面遥岑。

地高气自爽,神静虑乃沈。

疏木汎清籁,澄川开夕阴。

令我思合江,浩荡舒素心。

渺有万里波,目送双飞禽。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吴少宰题许道宁秋山晴霭图

匏公题句真成画,说到江山妙有声。

一个道宁消不得,老夫只作辋川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孙君泽山水寄华光禄汝德

众山矗矗如排空,左错右互肝肺重。

岚氛滃地似无足,上有树杪浮菁葱。

两厓擘铁泉迸玉,中见百丈垂长虹。

烟江沈沈纳此泻,天影浩荡吞孤篷。

君泽君泽具此胸,我谓圭远将无同。

高堂突兀出奇观,巴蜀落眼何时通。

我家茅堂不称是,君家昼锦宜县中。

因之卷赠报昨辱,一轴百里吹长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