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管花

宛如青玉管,高卓白云间。

神农有遗方,食此可驻颜。

驻颜亦何益,聊以备朝飧。

或者轻我身,飘然返故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笔管花”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超脱的深刻感悟。

首句“宛如青玉管,高卓白云间”,以“青玉管”比喻笔管花,形象地描绘了其清雅脱俗的形态,置于高远的云间,更显其超凡脱俗之姿。这不仅赞美了笔管花的美丽,也暗喻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如同这花一般,高洁而独立于尘世之外。

接着,“神农有遗方,食此可驻颜”,引用古代传说中的医药圣人神农氏,暗示通过食用笔管花,可以延缓衰老,保持青春。这一句既是对笔管花药效的赞美,也是对长寿与美的向往,体现了古人对健康与美的追求。

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提出了更深一层的思考:“驻颜亦何益,聊以备朝飧。”意即,虽然驻颜有益,但真正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的充实与满足。这里,诗人将个人的追求与生活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重视,以及对精神与物质平衡的思考。

最后,“或者轻我身,飘然返故山”,则展现了诗人渴望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愿。在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同时,诗人也意识到,真正的自由与幸福可能在于心灵的解放与自然的回归。这种对超脱与回归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笔管花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之美、生命之思与超脱之愿,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深度与广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散淡花

青茎发红葩,萧疏间山翠。

厥根众瓣攒,大都菘白类。

性既和且平,微苦亦有致。

其味信足嘉,其名亦足纪。

安得散淡人,相与长甘此。

形式: 古风

豆叶

匡山有豆叶,因以名其坪。

岂知大漠间,豆叶乱纵横。

物遇各有时,感兹双涕零。

中原易见知,芳洁荐神明。

何为弃道途,隐没众草并。

幸未馨群类,庶可遂其生。

形式: 古风

苦瓜

苦瓜生五岭,赖以解炎毒。

塞外亦繁生,不能悦群目。

我来无故人,见之等骨肉。

畏苦乃常情,甘兹信予独。

形式: 古风

网罟菜

菌生何多奇,千百类莫穷。

大抵托枯株,叠云高重重。

兹性迥自殊,卑栖污泥中。

污泥杂黄沙,河岸柳条丛。

土人不知名,曰与网罟同。

其处乃独下,其品乃独崇。

老氏不敢先,允为百代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