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八咏(其七)绣衣记

渭水园林尺五天,绣衣笔势更翩翩。

能文况是同年好,叙事还期后世传。

坐见华风生草木,端知采色画山川。

长安纸价应增贵,到处令人快睹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西园八咏(其七)绣衣记》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通过对“渭水园林”、“绣衣笔势”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渭水园林尺五天”,以“渭水”象征广阔的自然景观,“园林尺五天”则巧妙地运用夸张手法,将园林之美比作天空,形象地表达了园林的辽阔与壮丽。次句“绣衣笔势更翩翩”,“绣衣”借指精美的服饰或艺术品,此处比喻诗人的书法或绘画作品,通过“笔势翩翩”生动地描绘了作品的灵动与高超技艺。

接着,“能文况是同年好,叙事还期后世传”,诗人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还能文善书,与友人情谊深厚,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后世,成为文化遗产。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与自信,也流露出对艺术传承的渴望。

“坐见华风生草木,端知采色画山川”,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草木生长,感受到华美的自然之风,进而联想到用色彩描绘山川,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最后,“长安纸价应增贵,到处令人快睹先”,长安作为文化中心,诗人的作品受到广泛认可,预计会引起纸价上涨,同时预示着作品将广受欢迎,为世人所欣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以及对作品流传后世的期待,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与表达。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西园八咏(其八)太史铭

当朝太史汉中郎,曾志先公百世藏。

指事特书彰直笔,为铭传后发幽光。

从教雨日长淋炙,莫遣风雷下取将。

试检平生信无愧,穹碑不独妙文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秦太守廷韶游虎邱韵

虎邱寺里相逢处,柳亸花娇路不分。

泽畔纫兰为杂佩,壁间剜藓读遗文。

清吟羡得江山助,老懒思将笔砚焚。

晚漱馀酣泉上立,万家烟火隔松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与姚视卿游鸳鸯湖

鸳鸯湖上荡舟过,钟鼓声稀拥楫歌。

落日亭亭经远树,凉风袅袅动微波。

孤村近水闻鸡犬,小驷穿花见绮罗。

暝入芙蓉弄秋色,满身香雾月明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夜宿嘉兴漏泽寺宁庆山房

访旧天涯未即归,且来林下叩禅扉。

孤城暮雨沉更漏,二月馀寒胜客衣。

近市不眠人语杂,邻僧齐出夜灯稀。

中宵忽作还家梦,无奈钟声下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