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述怀

偪仄幽栖处,衰迟鹤瘦翁。

伏经嗟有授,莱綵念何穷。

松映远林月,竹摇清昼风。

惟应旧山景,长与老怀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隐士在病中的内心世界和周围环境。首句“偪仄幽栖处”点明了隐士所居之地的狭小与幽静,暗示了其生活的简朴与远离尘嚣。接着,“衰迟鹤瘦翁”一句以鹤喻人,形象地描绘出隐士因年老而显得消瘦的形象,同时也暗含了对隐士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伏经嗟有授,莱綵念何穷”两句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感慨以及对孝道的深思。“伏经”指伏案读书,“嗟有授”则表达了对知识传授的感激之情;“莱綵”是古代孝子的故事,此处借以表达对孝行的怀念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重视。

“松映远林月,竹摇清昼风”描绘了夜晚月光下松树与远处树林的景象,以及白日里竹林随风摇曳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象征着隐士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最后,“惟应旧山景,长与老怀同”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场景的怀念,以及这种怀念与当前心境的共鸣。这句话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体现了诗人虽身处病痛之中,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隐士在病痛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知识、孝道等主题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挽乐义王公夫妇二首(其一)

海邑誇名族,清时乐永年。

壶觞元亮宅,书画米家船。

门第多□梦,儿孙总象贤。

一从鸾鹤化,相忆每凄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乐义王公夫妇二首(其二)

萱亲不可见,令子竟何依。

落日啼乌鸟,晨风动綵衣。

伤心看陇树,清梦引慈闱。

试问王孙贾,谁应望汝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陈世用给事母挽诗二十韵

秦晋欢盟早,熊蛇吉梦全。

最深姑舅爱,兼为族人怜。

鸾凤威仪重,蘋蘩礼数专。

清真生合浦,温莹照蓝田。

中馈烹调惯,通宵补缀便。

曾陪伯鸾语,识得孟光贤。

不愧关睢什,犹疑葛藟篇。

文孙初及第,令子夙超迁。

夜雨惊炊臼,悲风入断弦。

可怜黄屋诰,不到白头年。

医扁今为土,巫咸已上天。

膏肓不可问,脩短竟难宣。

迤逦瑶池燕,招摇玉洞仙。

麻姑留宿驾,王母授真诠。

恩念俱牢落,尘缘总弃捐。

深情空戚戚,清泪转涓涓。

薄奠馀三鼎,荣光贲九泉。

已酬尊养愿,其奈别离牵。

魂梦应何在,音容益黯然。

云迷淮海月,霜冷越江烟。

懿行新成传,贞铭已就镌。

孤坟在何许,千里卜牛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韩方伯母挽诗

世泽传邹国,休声启相门。

三迁遗教在,诸族母仪尊。

婉娩胡然在,柔嘉重尔存。

良人留粉署,令子起青云。

明镜秋光冷,慈帏夜色昏。

可怜春草念,不返夜台魂。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