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漕引

汉家鼎定天西北,万乘千官必供亿。

近年职贡仰江淮,海道转输多覆溺。

东阿距泉二百八,瀹济西来与清合。

安流取直民力省,积水浮纲才两闸。

自昔河防争横议,秖办薪刍不胜计。

宣防瓠子至今悲,以彼方兹功极细。

役徒三万期可毕,一动虽劳终古利。

裹粮荷锸去莫迟,行看连樯东过蓟。

休说春潭得宝歌,长笑韦郎空侈丽。

从今粒米斗三钱,狼藉都城乐丰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王恽的《通漕引》,展现了对古代水利工程的深思与赞美。诗中描绘了汉代国家稳定后,为了满足中央政权的需求,必须确保物资供应充足。然而,近年来通过江淮地区运输物资时,因海路转运而遭遇了多次船只倾覆的悲剧。

接着,诗人提到东阿至泉的距离,以及通过疏导济水,使得水流平稳,减少了民众的劳力消耗,并且只需要两个水闸就能实现水运。然而,历史上关于河防的争论和牺牲,尤其是瓠子河防工程的悲痛记忆,与当前的水利工程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诗人强调了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实施,预计需要动员三万劳工,虽然短期内会带来劳力的负担,但长远来看将带来巨大的利益。他鼓励人们携带粮食和工具前往工地,期待看到船只连绵不断地向东驶向蓟地。

最后,诗人以一种讽刺的口吻,对比了过去关于河防工程的歌颂与现在的实际成就,认为过去的歌颂过于夸张华丽,而现在的水利工程则实实在在地为百姓带来了丰年的喜悦。诗中表达了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敬佩,以及对水利工程为社会带来的长远福祉的肯定。

收录诗词(456)

王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字:仲谋
  • 号:秋涧
  • 籍贯: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
  • 生卒年:yùn)(1227—1304年7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李夫人画兰歌

清閟堂深不知暑,瑶草佳期梦玄圃。

孙郎笑折紫兰来,素影盈盈映修渚。

李夫人,澹丰容,天然与兰相始终。

剡藤一笔作九畹,落墨不减江南工。

芳姿元与凡卉异,晔晔况是湘累丛。

离骚不复作,遗恨千古沈幽宫。

君看此花有深意,似写灵均幽思悲回风。

君家大雅堂,文彩东野翁,并入惨澹经营中。

秋风拂帘秋日长,芳霏霏兮汜崇光。

淡妆相对有馀韵,画栏桂子空秋香。

淡轩托物明孤洁,五十年来抱霜节。

固知色相皆空寂,妙得于心聊自适。

仿像湘娥倚暮花,黄陵庙前江水碧。

生平佩服真赏音,升闻紫庭非素心。

唤起谪仙摇醉笔,为翻新曲泻瑶琴。

形式: 古风

清霜怨

日落偶过吴郎家,入门两阑姚魏花。

金盘洗妆都几日,已觉鬓乱钗横斜。

韩卿秉烛惜佳丽,便恐翠袖倚竹空春华。

鹤翎红糁玉蝶粉,堕髻睡美吴宫娃。

我欲问花不解语,何故忽尔令人嗟。

东皇醉著初不问,青女潜妒飞银沙。

花神敛袂避阴惨,驻颜何有仙人砂。

京师各圃花不少,今岁閒杀游春车。

客怀岂独被花恼,俗事扰扰惊无涯。

西风巷陌尘障面,酒楼寂寂空箫笳。

我因未事得閒在,尽日饮客前溪芽。

天教世务不挂口,遮眼幸有诗书葩。

时时弄笔散幽滞,钱裹忘计东坡叉。

为花作谱见衰盛,自笑思涩颐空呀。

因声寄谢紫山老,落落高举凌青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湘中后怨至元十八年岁辛巳冬十月按事顺德晨起灯下读沈下贤文集偶赋此或云郑即子春也

洛桥晓月光朦胧,彼姝娇啼桥水东。

郑生早发与之遇,挈去媵御甘长终。

雾绡烟縠已惝恍,《九歌》《招魂》皆楚风。

一朝谪满与郑诀,云是蛟娣非凡庸。

岳阳楼高花映红,满筵歌舞鲛人宫。

海风吹散歘不见,倚云望入湘江空。

形式: 古风

春夜宴史右相宅

勋阀汾阳业,金貂汉相家。

阳春元有脚,玉度莹无瑕。

神骏推宛马,跳梁笑井蛙。

相逢成夜集,畅饮厌流霞。

绮席围声妓,银筝合凤琶。

晚妆添粉黛,杂舞见渝巴。

炉暖融螺甲,盘香供露芽。

透空敲雨杖,促节掺渔挝。

侑食增阳盛,纾怀发兴赊。

旧声今渐远,新体此无加。

楼转三更月,灯垂半夜花。

歌长萦曲调,狮猛奋须牙。

辞谢宁容退,留连暂乐佳。

直须穷薄伎,尤异是雄蹅。

登踏寒林判,轩呈迓古丫。

侍筵更纪仆,归烛黯笼纱。

下客陪簪玉,清吟拥鼻瓜。

嗣侯非自乐,先业念无涯。

待士无疏密,筹边静噪哗。

有时陈乐籍,张宴为宾嘉。

此夕真仪凤,明朝等散鸦。

宠光需北阙,春礿动南衙。

岂特调银字,重看拜白麻。

转头虽契阔,后话足雄誇。

碧草伤淹赋,清江吊屈沙。

别怀增惓惓,独雁谩哑哑。

霄汉嗟垂翼,庭阶愧倚葭。

情悠天共远,心在地无遐。

会作登楼客,聊停泛斗槎。

朱门三十载,未分鬓空华。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