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开花空道胜于草,结实何曾济得民。
却笑野田禾与黍,不闻弦管过青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郭震的作品《米囊花》,诗中通过对比鲜花与果实,表达了对社会现实不满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开头两句“开花空道胜于草,结实何曾济得民”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花朵盛开却无法为百姓带来实际利益的情景,其中“开花空道”指的是花朵虽然漂亮但没有实际用途,“胜于草”则是说这种无用的花朵比普通的野草还要多余,而“结实何曾济得民”表达了果实(即农作物)虽然重要,但在现实中往往不能真正帮助到需要它们的人。
最后两句“却笑野田禾与黍,不闻弦管过青春”则是诗人对比了田间的禾(小麦)和黍(高粱),这些农作物虽然平凡,但对于百姓来说意义重大。诗人通过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于无法听到青春时期的弦管乐声(即快乐无忧的生活)的无奈,暗示着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花与果实,以及田间农作物与音乐,抒发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不详
一般指郭元振。名震,以字行,唐朝名将、宰相。郭元振进士出身,授通泉县尉,后得到武则天的赞赏,被任命为右武卫铠曹参军,又进献离间计,使得吐蕃发生内乱。唐玄宗骊山讲武,郭元振因军容不整之罪,被流放新州,后在赴任饶州司马途中,抑郁病逝
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艳拂衣襟蕊拂杯,绕枝闲共蝶徘徊。
春风满目还惆怅,半欲离披半未开。
秋风凛凛月依依,飞过高梧影里时。
暗处若教同众类,世间争得有人知。
纵无汲引味清澄,冷浸寒空月一轮。
凿处若教当要路,为君常济往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