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吴伯宗的《题长春堂》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草堂景象。首句“仙客何年搆草堂”暗示了长春堂的来历不凡,仿佛是仙人所建。草堂坐落在灵谷之中,阳光照耀,显得静谧而祥和。“岿然灵谷隐熙阳”形象地描绘出草堂的稳固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种桃洞口烟霞迥,卖药壶中日月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长春堂的独特氛围,洞口桃花盛开,烟霞缭绕,犹如世外桃源;壶中药香四溢,日月悠长,寓意着长寿与修行。这里的“气应木神符运泰,炉存火候伏丹光”则揭示了长春堂可能与道教修炼有关,炉火旺盛,象征着生机与道法的运转。
最后,“一从九奏钧天后,更觉云深草树芳”表达了诗人对长春堂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认为在经历了某种神圣仪式(“九奏钧天”)之后,草堂所在之地更加显得深远宁静,草木也似乎因之而更显芬芳。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长春堂的神秘与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