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潘宗道送友人归山东

共到神州独尔归,相携握手更牵衣。

秦淮鸟啭乾坤泰,钟阜岩生日月辉。

去此鲁田多种粟,宁乡齐地广栽薇。

逢交必谕王纲振,率土编氓莫法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所作,名为《设潘宗道送友人归山东》。全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归乡的祝福。

首联“共到神州独尔归,相携握手更牵衣”,描绘了与友人一同来到这片广阔的土地,而此刻友人独自踏上归途的情景。诗人通过“共到”与“独尔归”的对比,突出了离别的伤感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相携握手更牵衣”,生动地展现了两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通过细微的动作传递出深厚的情感。

颔联“秦淮鸟啭乾坤泰,钟阜岩生日月辉”,转而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秦淮河畔,群鸟鸣叫,天地间一片和谐宁静;钟山之巅,岩石上仿佛日月的光辉,象征着光明与希望。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颈联“去此鲁田多种粟,宁乡齐地广栽薇”,表达了对友人归乡后生活的期待。友人回到家乡,可以种植粮食,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将能在家乡找到心灵的归宿,如同薇菜在宁乡、齐地的广袤土地上茁壮成长一样。

尾联“逢交必谕王纲振,率土编氓莫法违”,则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秩序的重视和对友人的教诲。无论遇到何种朋友,都应遵守国家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作为普通百姓,更不应违反法律。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告诫,也是对所有人的期许,体现了诗人作为君主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稳定的关注。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有对社会秩序的重视,展现了朱元璋作为一位政治家的多面性。

收录诗词(135)

朱元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 字:国瑞原名重八
  • 生卒年:1328年—1398年6月24日

相关古诗词

遣使为大祀犠牲北至齐鲁

钦天惟恐不精诚,命尔赍符驰驿行。

淮海济州连地阔,江河徐邑旷川平。

智人一目胸怀爽,霸业千年帝道兴。

俗异语殊南北辨,由来混一大嘉祯。

形式: 七言律诗

题隐者

固洁精魂欲上天,幽居深处水云边。

烟封远浦沙鸥尽,树锁前山草鹿眠。

书假管城应复路,楮生墨客未回川。

逢人更祝坚清志,必日云衢足蹑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雪山寺

极目遥岑起晓烟,深埋凝雪梵王禅。

冰枝老树弥千壑,衲被苍僧布法筵。

为美浮生贪著处,好将空寂化迷迁。

六年岭际今犹见,行致天花覆八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又赓周衡韵

彤云昨夜布长空,晓日遥岑白愈丰。

盖世银妆黎庶户,盈岩玉砌梵王宫。

渔樵各伎谁容易,释道众生孰建功。

造化亦由人事见,十朝一雨五当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