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其三)

郁郁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萼是乡人。

何时翠竹江村路,送我柴门月色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那位面容茂盛、胡须浓密的人真是位高深的道友。
那些红色的花蕊就像家乡的亲人。

注释

郁郁:茂盛的样子。
苍髯:长而白的胡须,形容年老。
真道友:真正的道友,指有深厚学识或修行的人。
丝丝:形容细小而连续不断。
红萼:红色的花蕊,代指花朵。
乡人:家乡的人。
何时:什么时候。
翠竹:青翠的竹子,象征清幽和高雅。
江村路:江边的乡村道路。
柴门:简陋的木门,常用来形容田园生活。
月色新:明亮的新月,寓意宁静和纯洁。

鉴赏

这四句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郁郁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萼是乡人”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出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郁郁苍髯”可能指的是文人的长须,代表着知识分子或士大夫的形象;“丝丝红萼”则可能是指春天草木发芽的样子,比喻乡间人情的温馨与纯朴。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平民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何时翠竹江村路”中,“翠竹江村路”营造了一种幽静自然的景象,诗人在这里设问,似乎是在询问什么时候能够回到这样一种环境中。最后一句“送我柴门月色新”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陪伴他,在柴门下赏玩月色,体验新的生活和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追求,以及对简单乡村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自由和纯粹的渴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雄州送侍其泾州

威声又数中兴年,二虏行当一矢联。

闻道名城得真将,故应惊羽落空弦。

追锋归去雄三卫,授钺重来定十连。

别酒回头便陈迹,号呶端合发初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临城道中作

逐客何人著眼看,太行千里送征鞍。

未应愚谷能留柳,可独衡山解识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

朔野方赤地,河堧但黄尘。

秋霖暗豆荚,夏旱臞麦人。

逆旅唱晨粥,行庖得时珍。

青斑照匕箸,脆响鸣牙龈。

玉食谢故吏,风餐便逐臣。

漂零竟何适,浩荡寄此身。

争劝加餐食,实无负吏民。

何当万里客,归及三年新。

形式: 古风

黄河

活活何人见混茫,昆崙气脉本来黄。

浊流若解污清济,惊浪应须动太行。

帝假一源神禹迹,世流三患梗尧乡。

灵槎果有仙家事,试问青天路短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